當前,正值汛期和夏季用電高峰。記者獲悉,7月4日、7日、16日、17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四次創歷史新高,突破15億千瓦,最高達到15.08億千瓦,較去年最大負荷增加0.57億千瓦。截至目前,江蘇、山東、廣東等19個省級電網負荷46次突破歷史新高。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劉明陽7月3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迎峰度夏期間,如果發生多區域同熱,全國用電負荷預計可能突破15.5億千瓦。預計8月上旬,還將有高溫天氣過程,如出現極端氣候、大範圍連續高溫天氣,電力供應保障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目前看,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高峰時段電力供應趨緊,但可以通過採取相關措施有效管控。
入夏以來,氣溫整體呈現出梅早、高溫開始時間早的特點。6月中下旬尤其是7月以來,各地電力負荷快速上升,較6月下旬增長超2億千瓦。與此同時,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給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帶來一定衝擊。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智部電力供需分析處處長陳亞寧&&,除氣溫因素外,在國家“兩新”“兩重”等政策加力擴圍下,相關商品銷售、製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內需表現較為穩定,新質生産力成長壯大,工業生産、出口超預期回升,這些都拉動了迎峰度夏期間用電的增長。
如何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做好煤電煤炭穩産穩供至關重要。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説,目前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超過2億噸、可用30天。7月28日,環渤海港口、秦皇島港存煤分別達到2781萬噸、576萬噸,處於較高水平。同時,煤炭價格較為穩定。
據透露,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強供需形勢監測分析,紮實做好煤炭穩産穩供,遠近結合提高煤炭供給質量和彈性。以山西、蒙西、蒙東、陜北、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為重點,有序核準一批大型現代化煤礦項目,推動釋放優質先進産能。推動煤炭産能儲備制度落地實施,加快推進産能儲備煤礦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煤炭供給彈性。
隨着能源轉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清潔能源成為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保障的關鍵力量,能源調配體系也更加高效。
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大型水電站,沿長江幹流自上而下排列,構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三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7月1日至15日,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高峰開機&數達108&,累計發電量超170億千瓦時。電站高峰出力超6500萬千瓦,單日最大調峰量達3081.2萬千瓦,為華中、華東及川、渝、滇、粵等受電區域持續注入綠色動能。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投産發電裝機容量超2億千瓦,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容量佔比近九成,新增水電、氣電、煤電等支撐調節性電源3000萬千瓦;新投三回跨省區輸電通道,增加跨區輸電能力1600萬千瓦。7月以來,又新增投産(並網)支撐調節性電源超1000萬千瓦,電力保供基礎進一步夯實。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計,2025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有望超過5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達4億千瓦左右。2025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39億千瓦左右,同比增長16.5%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佔比將在61%左右。(記者 王璐 實習生張景涵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