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中國汽車,以價值贏未來
新華社記者唐詩凝、吳慧珺
時至年中,中國汽車工業亮點頻現: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合計突破1000萬份,市場活力持續迸發;國內車企自主研發的多款芯片量産上車,核心技術攀升到新高度;比亞迪巴西工廠首車下線、奇瑞馬來西亞智能工廠動工,出海全球化布局提速……中國汽車行業,正在以價值贏未來。
看到亮點的同時,汽車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部分車企為爭奪市場份額,陷入“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導致行業利潤率承壓;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壓力從整車向産業鏈環節傳導,供應商、經銷商面臨經營困境;“網絡水軍”“黑公關”等擾亂産業生態。
正確看待産業發展的一體兩面,需秉持理性與信心。既不因成績回避矛盾,也不因問題看淡未來。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中國汽車産業走到今天不容易,政策支持、企業攻堅,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換道超車”,每一步都凝結着無數汗水與智慧。當前,汽車産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面對技術迭代加速、國際競爭加劇、産業格局重塑等挑戰,唯有持續創新、深化協作,方能呵護好長久的發展動能。
着眼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産業競爭秩序。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加大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倡議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唯有堅持長期主義戰略,方能贏得未來。對汽車企業而言,真正的競爭優勢基於可持續的價值創造。多家車企負責人重申堅決反對“價格戰”,強調以苦練“內功”破除“內卷”;17家重點汽車企業承諾對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相應行動持續推進;一些車企主動調低銷量目標,放棄野蠻增長。
讓技術創新回歸發展主旋律,靠真實力決定市場地位。站上新起點,期待中國汽車以更穩健的姿態駛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