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支筆,內藏大乾坤。單一個筆頭,就要經過12道工序,使得球珠與球座體的間隙在11微米之內,才能與墨水嚴絲合縫地達到“書寫時絲滑、停下時不漏”。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亞洲最大的中性筆製造商——晨光文具,看一年50億支筆是如何被絲毫不差地生産出來。

從文具代理商轉向生産商,再到文創服務商,陪伴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成長。這一耳熟能詳的國貨品牌,身處複雜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以“新”促質,正不斷刷出新看點、跑出新市場。

位於上海市奉賢區的晨光文具(上海)工業園,筆頭廠、筆芯廠、模具廠和制筆分廠等坐落在此。走進筆頭加工車間,伴隨着耳旁的轟鳴聲,幾十台筆頭機有條不紊地忙碌着。步入檢測車間,記者看到一排排筆芯,在機器的帶動下,有節奏地在紙上畫圈,直到畫滿100米。

目前,在總佔地面積550畝的晨光文具工業園裏,每天可生産1300多萬支筆,如果按一支長15厘米換算,一年50億支筆的長度,可繞地球赤道10多圈。這裡,也是中國制筆工業基地、中國制筆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以及中國輕工業制筆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據悉,晨光每年投入超1億元用於産品研發和設計創新,每年推出上千款新品,累計擁有發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等專利超1300項,具有國際四大工業設計大獎。

記者:龔雯、狄春
配音:郭錦清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