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山山系,是亞歐大陸最氣勢磅礡的山系之一。中國新疆阿勒泰地處山脈南坡,雪山、草場、森林、河流、羊群,這裡有令人心馳神往的悠揚牧歌。
每年秋冬,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頻頻“光顧”阿勒泰,片片雪花落滿山崗,好一派北國風光。在我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背景下,沉睡的“冬窩子”被喚醒,阿勒泰的冰雪旅游熱度逐年上升。
這是1月24日拍攝的黃昏時分的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無人機照片)。
中外雪友從阿爾泰山脈的雪嶺飛馳而下,來自曠野的風在耳旁呼嘯,在天地之間奏響傳統牧區與戶外運動相融的冰雪歡歌。
這,就是萬千人心中的冰雪阿勒泰。
1月27日,合勒木別克在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滑雪。
朝陽越過皚皚群峰,陽光灑向阿勒泰市城區,照亮位於城市東邊的國家5S級滑雪場——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雪友陸續趕到,作為滑雪熱門打卡地的將軍山,就這樣迎來喧鬧的一天。
黃昏時分的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鬧中也有難得的靜謐之處。在度假區北邊的游客中心旁,有一座人類滑雪起源地博物館。農曆除夕當天,雪友張琦彬和同伴徜徉其間,實現了關於滑雪的“一眼萬年”的沉浸式體驗。
在距今約一萬年的“多個腳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進行狩獵的人物形象”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繪岩畫複製品前,衣着鮮艷滑雪服的她(他)們久久凝視,思緒也隨之拉回到更久遠的時空。
博物館內部設計風格融合冰晶結構與滑行軌跡,這種現代時尚的建築元素又將參觀者帶回冰雪運動蓬勃開展的當下。據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工作人員介紹,僅除夕當天就接待游客約8000人次,而春節長假期間,單日最高接待量超過1.8萬人次,達到自2009年成立以來的歷史高峰。
1月28日,張琦彬(右)與雪友在位於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的人類滑雪起源地博物館參觀。
這種冰天雪地裏熱氣騰騰的景象,在海拔1300多米的將軍山滑雪場山頂的“夕陽派對”上得以集中展現。
每當日落時分,夕陽余暉映照延綿雪山,粉色與藍調漸次呈現,分外迷人。在這方由天地搭建的舞&上,中外雪友齊聚雪山之巔,踏着音樂節拍歡快起舞,聲浪直抵雲霄。
1月24日,寒潮來襲,最低溫降至零下30攝氏度左右,“夕陽派對”在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的山頂區域如期上演。
將軍山相對海拔最高,是阿勒泰市觀賞落日的最佳去處。家人、朋友、戀人、萍水相逢的游客,大家都喜歡在這裡拍照留念、放鬆身心。為了豐富游玩體驗,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把冰雪運動與電子音樂相融合,推出了這場老少皆宜的歡樂盛宴。
負責“夕陽派對”運營的團隊來自川渝地區。現場主持人李權介紹,團隊會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和觀眾需要編排音樂、設計互動游戲、探索新的玩法內容。
1月28日,“夕陽派對”現場主持人李權帶領觀眾互動。
在我採訪期間,碰上特強寒潮,接近零下三十攝氏度的低溫下,派對仍舊如期準時上演。有時暴雪來襲,甚至會掩埋音箱等演出設備。數百人在這樣的冰雪盛景中,伴着流行歌曲或傳統的“黑走馬”旋律,達到情緒共鳴,如癡如醉。
經過兩個雪季的打磨後,“夕陽派對”完成蛻變。從起初的寥寥數人,到如今的熱門打卡項目,派對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日漸顯現。還吸引了一些有合作意向的旅行社、滑雪裝備和服裝品牌等。
持續一個多小時的演出結束後,人潮從山頂散去。李權和同伴逐一清點設備、整理舞&,位於山腳下的阿勒泰城區已是燈火通明。這位在成都有豐富演出經驗的青年人感慨,當時和團隊自駕數千公里前來阿勒泰考察項目落地情況,還沒有想到派對會如此受歡迎。
1月28日,游客在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的山頂區域參加“夕陽派對”。
“將軍山的雪景本來就很美,我們只是錦上添花,為大家增添一份樂趣。”在下山的纜車上,李權和記者分享他自己作為滑雪和音樂愛好者的故事,格外滿足。
纜車劃過夜空,山上的雪道亮如白晝,雪友排起長隊,迫不及待要開始夜場滑雪。
1月29日,雪友在新春趣味滑雪公園跳&活動上一展風采。
此時,阿勒泰本地人合勒木別克·哈布肯和將軍山滑雪公園團隊的夥伴剛好結束了當日的工作。20歲的合勒木別克從小就跟着家長在山坡上玩雪,也曾踩着古老毛皮滑雪板去過遙遠的冬牧場。
他學習現代滑雪是上初中時。當時阿勒泰的中小學校已將體育課搬進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我喜歡‘玩公園’,團隊的氛圍也是快樂自由的。”合勒木別克上個雪季加入了團隊,與同伴們一起維護將軍山的滑雪公園。雪季結束後,合勒木別克還會去成都的室內滑雪場練活,挑戰自我極限。
1月28日,除夕當天,雪友在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的滑雪公園飛越跳&。
這支團隊由來自新疆、山東、山西、雲南等地的滑雪愛好者組成,在將軍山為中外雪友搭建地形豐富、可玩性高的滑雪公園。除了日常維護工作,他們還會舉辦公益課堂、趣味跳&賽等活動,傳遞健康快樂的滑雪文化。
1月28日,來自浙江的“95後”姑娘張琦彬(前)與一起滑雪過年的同伴們在新疆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合影。
“太有成就感了!”合勒木別克看著已修整完畢的跳&,期待着雪友新一天來體驗。
一座滑雪場帶“熱”一座城。作為新疆傳統牧業大區,阿勒泰遇上現代冰雪運動,碰撞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因冰雪産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早已超出滑雪場的邊界,輻射到酒店、餐飲、交通、娛樂等相關行業的經濟增長。
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周邊的酒店、民宿等商業建築群(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漫步在“中國雪都”阿勒泰,雪雕隨處可見,出租車也裝有行李架用於裝載乘客的雪具,餐飲樣式日漸豐富,城市也在慢慢“長大”。以冰雪為紐帶,産生的交往交流交融越發密切。
1月25日,游客在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乘坐熱氣球觀光。
走在小巷,路過一家熱門拌麵店,墻上貼滿了滑雪的照片,服務員正和雪友熱絡聊天,“廣州的面咋吃”“你們也滑雪嗎”“牧場的生活啥樣子”……大部分的阿勒泰酒店,前&那裏還堆滿了剛剛寄到或是即將郵寄走的滑雪板。
視野跳出阿勒泰市,放眼至更寬廣的阿爾泰山脈,禾木吉克普林、可可托海、青格裏狼山等熱門滑雪度假區,游客同樣絡繹不絕。自入冬後,世界野雪巡迴賽、古老滑雪比賽、篝火晚會、雪地賽馬叼羊、姑娘追等精彩冰雪賽事和文旅活動,在阿爾泰山輪番上演。
1月24日,游客在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體驗滑翔傘。
阿勒泰地區與阿爾卑斯山區、落基山區等同處北半球“冰雪黃金緯度帶”。採訪時,我見到一句標語,“世界級的山,世界級的雪,還需要世界級的配套和服務”。這展示着阿勒泰與雪友“雙向奔赴”的誠心、趕超冰雪旅游發達市場的決心。
這是1月24日拍攝的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山頂區域與阿勒泰市城區風貌(無人機照片)。
“一片雪花秀天下”,冰雪阿勒泰正釋放無限潛能。
記者:胡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