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東北篇丨讓微園區“鏈”上大集群——遼寧盤錦中藍電子“微産業園”發展模式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1 16:48:36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東北篇丨讓微園區“鏈”上大集群——遼寧盤錦中藍電子“微産業園”發展模式觀察

字體:

  新華社瀋陽8月21日電 題:讓微園區“鏈”上大集群——遼寧盤錦中藍電子“微産業園”發展模式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炳坤、白涌泉

  這幾天,寧波泓耀光電部件有限公司在遼寧盤錦投建的新工廠投産在即,企業正忙着裝修廠房、安裝設備、招聘員工。“我們不遠千里來東北布局,就是為了做到‘門對門’配套、‘嘴對嘴’喂食,跟着龍頭企業中藍電子一起打造大型産業集群。”公司負責人陸亮説。

  不僅是寧波泓耀,今年以來,已有23家光學電子企業與盤錦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簽約,啟動入駐這裡的光學電子供應鏈産業園。盤錦市依託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業龍頭優勢,以商招商、延鏈招商引入關聯企業打造“微産業園”,一個貫通産業鏈上下游的産業集群初見雛形。

  走進中藍電子的潔凈化生産車間,一條條自動化生産線整齊排列,身穿白大褂的技術工人在精密工具的幫助下,正安裝、製作着手指甲蓋大小的手機攝像頭馬達。

  成立13年來,中藍電子憑藉在對焦馬達和光學鏡頭兩大業務板塊的創新優勢,已發展成為全球手機核心器件研發生産的領軍企業。目前,中藍電子已是國內各大知名手機品牌的核心供應商,截至2023年底,中藍電子對焦馬達業務出貨量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二,鏡頭業務出貨量排名國內第三、全球第四。

  在有着“油城”之稱的重工業城市盤錦,這樣的消費類電子企業一路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部門從城市轉型發展的需要出發,持續不斷地扶持、服務新産業。

  在中藍電子的産品展示廳,三張並排的大照片記錄了公司發展史。“早在2011年公司剛成立時,盤錦高新區就將3000余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租給我們,並給予3年減免租金的扶持政策,為初創期的企業大大減輕了建設和運營成本。”中藍電子副總裁陳軍指着第一張照片告訴記者。

  第二張照片上,是布局了10棟廠房的中藍電子光學電子産業基地。2020年,生産規模不斷擴大的中藍電子急需擴大産能,盤錦市高新區多渠道籌集6.9億元,按照中藍電子布局自動化生産線和潔凈化生産的需求,為其量身定制了廠房內外的基礎設施。

  2022年7月起,中藍電子陸續啟用這些新廠房,産能得以極大釋放。盤錦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尹軍介紹,新廠房以租賃方式交給企業使用,期待企業做大做強後可以回購,之前繳納的租金可抵頂購房款。

  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新的困擾又出現了。中藍電子的大部分配套企業都不在本地,不僅生産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業務溝通較為不便。“有時候設計一個小型模具,需要與南方的配套公司反復對接,模具每做一次微調,樣品都要在南方公司和中藍電子之間郵寄幾個來回,浪費了大量時間成本。”中藍電子董事長王迪説,提高本地配套率不僅有助於降本增效,也是公司面對消費電子類産品日新月異變化,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的需要。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今年上半年,盤錦高新區將一處閒置園區盤活,並與中藍電子聯合共同吸引上游核心供應商入駐發展。站在第三張照片前,陳軍介紹,新整備的光學電子供應鏈産業園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已簽約的23家供應商主營業務涉及精密衝壓、注塑成型、精密繞線、磁石加工等,涉及中藍電子生産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加工,“對於我們公司來説,實現了産業鏈的閉環。”。

  目前,已有7家上游供應商完成了工商登記,多家企業正在裝修廠房。預計到2025年這些供應商全部入駐達産後,盤錦市的光學電子産值將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達到50億元左右,增加就業近4000人。

  從助建廠房降低企業成本,到延鏈招商做好企業配套,盤錦市聚焦智能手機的兩個細分零部件持續發力。“我們培育新興産業不貪大求洋,堅信小産品也能做出大市場;我們發展産業園區不貪大求全,圍繞一戶龍頭搞配套,組成的産業‘艦隊’反而更具競爭力。”盤錦市市長邢鵬説,關鍵是産業方向要精準定位,培育政策要常抓不懈,“咬定青山不放鬆,一任接着一任幹,相信‘微産業園’也能長出大産業!”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