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腦機接口技術迎來爆發前夜。作為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前瞻布局的六大未來産業之一,它與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並列,成為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核心賽道。在這場全球科技競賽中,中國企業不再是追隨者——總部位於杭州的強腦科技(BrainCo),以十年深耕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堅持,成為全球該領域研發投入最大的兩家企業之一,與馬斯克的Neuralink形成“雙雄並立”的格局,正將“推動未來産業成為新增長點”的藍圖轉化為現實。
《時代摘要》第三季走進杭州“六小龍”強腦科技,對話創始人兼CEO韓璧丞,解碼腦機接口的非侵入式核心技術突破與多元創新應用,勾勒這項戰略級未來産業的發展新圖景。
技術攻堅:十年磨一劍的非侵入式突破
2015年,一直從事神經科學方面研究的韓璧丞和一些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於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組成初創團隊。這個團隊幾乎都是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學霸”,但他們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我在哈佛讀了四年博士,就在即將畢業時選擇了回國創業。”韓璧丞的決定曾讓許多人不解,特別是他的母親。但韓璧丞有自己的堅持:“我感覺自己一分鐘都等不了,我們正在做一件能改變千萬人命運的事,我必須把它變成現實。”
2018年,強腦科技帶着核心技術和研發團隊落地杭州。韓璧丞推了推眼鏡,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我們這家公司已經有十年歷史了,十年來我們只專注一條技術路線——開發能檢測人體神經信號的超級傳感器。”
“我們大腦神經的信號是一個正負50微伏的信號,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節5號電池的百萬分之一,好比在50公里以外去採集一隻蚊子煽動翅膀的聲音。”韓璧丞介紹,強腦科技的起點,就是攻克“超級傳感器”技術。
這款傳感器無需複雜的開顱手術,通過電極就能捕捉到神經電信號、腦電信號,再經AI算法解碼轉化為控制指令。“它就像大腦與外部世界的‘翻譯官’,能精準讀懂每一根手指的運動意圖,”在實驗室裏,倣生手隨佩戴者意念做出抓握、彎曲、捻動等動作,甚至能輕鬆拿起雞蛋而不破損,靈活度堪比人類真手。
與Neuralink的侵入式路線不同,強腦科技堅持非侵入式方案,打破了腦機接口的應用邊界。“開顱植入芯片雖能獲取更清晰的信號,但手術風險、感染隱患和高昂成本,讓它難以普及。”韓璧丞解釋,非侵入式技術的難點在於信號抗干擾和精準解碼,強腦科技通過十年迭代,信號識別準確度達到醫療級腦電設備的95%以上。
強腦科技對技術突破的執着,與摘要酒堅守的理念不謀而合。秉持守正創新之道,摘要酒在白酒釀造的傳統根基上精進工藝、沉澱品質。只有錨定核心價值、篤定長期主義,才能在各自領域扎穩根基、行穩致遠。
産業落地:從醫療剛需到全場景賦能
“技術的終極價值,是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韓璧丞指出,強腦科技的産品矩陣,始終圍繞“剛需”展開,首個落地場景直指肢體康復這一痛點。傳統假肢多為被動式,無法實現精準控制,而進口智能假肢價格在數十萬元不等,讓多數患者望而卻步。
強腦科技的倣生手將價格降至歐美同類産品的1/7至1/10,且實現了“即裝即用”。“手的安裝訓練一天就能完成,患者當天就能用意念控制喝水、吃飯;腿的平衡訓練需要一到兩周,之後就能正常走路、上下樓梯。”韓璧丞介紹,目前産品已覆蓋全國400多家醫院和康復中心,今年將幫助6000多名殘疾人重獲行動能力。

目前,浙江省已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納入基本醫保,國家藥監局也發布了《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 術語》行業標準,為産業規範化發展鋪平道路。
“這些政策不僅解決了患者的支付難題,也為我們這類創新企業注入了強大動力。”韓璧丞&&,“我們正在見證一個萬億級新産業的誕生。”
消費級市場的拓展,讓腦機接口走進普通人生活。FocusZen腦環通過監測腦波狀態,幫助壓力大的人們放鬆舒壓;Easleep安睡儀則通過讓有睡眠問題的人快速入睡。這些産品已進入線下商場銷售,海外收入佔比達40%,獲得了多個國家的醫療器械認證,成為中國科技出海的新名片。
未來圖景:從千萬人受益到人機共生
在強腦科技的展示廳,一隻倣生手正靈巧地穿針引線,每一個動作精準流暢,仿佛被賦予了“靈魂”。這一幕,正是前沿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的生動注腳。
“腦機接口已被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前瞻布局的六大未來産業之一,與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並列。”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的話語,點明了這項技術的戰略高度。在韓璧丞看來,這意味着腦機接口已從實驗室研究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為我們這類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殘疾人輔助領域,企業的短期目標清晰而堅定:5-10年內,幫助100 萬殘疾人裝上智能假肢,重獲生活能力。

在醫療領域,更大的突破正在醞釀。針對阿爾茨海默症,強腦科技正研發神經干預設備,通過腦波監測和神經刺激,延緩認知衰退。“目前沒有藥物能徹底治療阿爾茨海默症,但我們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患者保持更長時間的認知功能。”此外,針對抑鬱症、帕金森病等神經疾病的治療設備,強腦科技也已進入研發階段。
人機交互的革命,將改變人類與技術的關係。“我們的意念控制技術已能實現隔空操控機器人,準確率超過95%。”韓璧丞描繪着未來圖景:“未來這項技術將真正實現“意念溝通”,讓“隔空取物”“意念操控”成為日常。當大腦能直接與機器對話,當倣生設備能擁有人類的感知,當神經疾病能通過技術干預得到緩解,人類的生存邊界將被無限拓寬。”
對於強腦科技而言,技術探索的終極方向,是讓腦機接口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我們的使命,是讓腦科技惠及每一個人。”韓璧丞堅定地&&,“我們不僅要解決當下的問題,更要為未來人類的健康和發展,搭建起大腦與世界的橋梁。”
從1924年人類首次記錄腦電波,到今天強腦科技讓人用意念彈奏鋼琴,腦機接口走過了百年歷程,終於迎來了爆發期。在這個“奇點”時刻,中國企業正以非侵入式的創新方案,與全球巨頭並肩前行,共同書寫人機交互的新篇章。
《時代摘要》第三季是由新華網與貴州摘要酒聯合推出的深度訪談欄目,以“摘要中國發展向‘新’力”為主題,對話優秀企業家、時代人物、文化名人,以前行中的中國故事為底色,彰顯中國發展底氣與信心。(胡可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