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農業加速邁向綠色可持續發展新階段的當下,科技創新成破解資源難題、穩固糧安、引領産業變革的重要引擎。10月1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成立80周年紀念活動的核心展覽之一在意大利羅馬啟幕,這場以“From Seeds to Foods”(從種子到食物)為主題的全球性農業盛會,搭建起跨地域文明的橋梁,為全球農業共治共享、協同創新提供對話&&。
FAO總幹事屈冬玉(左二)、萊索托國王萊齊耶三世(左一)與金正大集團總裁萬鵬(右一)在展會上就金正大緩控釋肥技術進行交流
在這場匯聚全球農業頂尖智慧與創新成果的盛會上,金正大集團作為中國唯一參展農企,攜全球領先的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技術驚艷亮相。這一自主創新成果,見證了中國農業從“追趕”到“領跑”的跨越,為全球農業綠色轉型獻上高效生態的“中國方案”,盡顯中國推動全球農業共治共享的使命擔當。
此次展出的金正大緩控釋肥技術,憑藉核心專利構築起堅不可摧的技術壁壘,成功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將肥料利用率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它構建起從實驗室基礎研究到田間規模化應用的完整創新生態鏈,通過智能調控養分釋放節奏,精準適配作物生長需求,同時借助生物基包膜材料的創新應用,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開闢一條全新的發展方向。
這一技術成果的全球共享,標誌着中國在綠色肥料領域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標準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它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推動全球農業技術的協同共進,為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全球農業新格局注入了強勁而持久的中國動力,彰顯了中國在全球農業治理中的積極作為與重要貢獻。
打造中國“樣板” 為FAO“一國一品”項目注入新動能
作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合作夥伴(GSP),在參展期間,金正大集團總裁萬鵬公布了向全球共享、推廣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核心技術的規劃,此規劃一經發布,便贏得參展各方代表的高度讚譽。
金正大在FAO 80周慶典期間發布向全球共享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技術規劃
此次中國緩控釋肥技術首登聯合國糧農展會舞&,意義非凡,它是金正大集團今年啟動的緩控釋肥全球推廣行動中的關鍵里程碑。歷經20年矢志不渝的探索與創新,中國緩控釋肥技術實現了從國內車間生産到聯合國展會主推技術的驚艷跨越。
回溯20年前,緩控釋肥在歐美市場僅有零星應用,價格高昂,主要局限於園藝花卉、高爾夫球場等特定領域。彼時,全球緩控釋肥産能不足100萬噸,中國産能為零,國內市場難覓其蹤。
而時光流轉至2024年,全球緩控釋肥産業已今非昔比,産能突破1000萬噸,市場規模超500億元。中國憑藉強勁的發展勢頭,一躍成為全球重要的緩控釋肥生産國和消費國,産能佔比近半,其中金正大集團更是穩坐全球最大緩控釋肥生産商的寶座。
如今,緩控釋肥産品已從最初不被農民熟知,到逐漸被廣泛接受,最終成為全球眾多農民的優先之選。這一華麗轉身的成功經驗,為全球農業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與推廣範例。
與會代表指出,金正大集團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大幅降低了緩控釋肥的生産成本,並開創性地將緩控釋肥應用拓展至大田作物領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廣模式,有力推動了緩控釋肥的大規模産業化與應用進程。
“20年前,中國緩控釋肥技術領域是‘無人區’,關鍵核心技術被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掌控。”萬鵬介紹。如今,中國緩控釋肥技術走向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大會舞&,彰顯了全球農業界對中國創新技術的高度認可,證明中國在該領域具備全球領先科研創新能力,凸顯中國企業與技術在全球農業舞&的強大影響力。
萬鵬&&,希望金正大方案成為項目國廣泛接受的“樣板”,在全球複製推廣,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為此,金正大在技術支持、方案開發和推廣方面做了充分規劃。借助聯合國糧農組織&&,讓緩控釋肥技術在全球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幫助項目國農民提高收入,帶動當地産業升級,促進建設更高效、包容、有韌性且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
在具體舉措上,金正大集團副總裁董治中介紹,為支持“一國一品”項目國特色農産品建設,金正大針對小麥、玉米、水稻等10余種作物開發專用緩控釋肥産品。這些産品全面應用金正大三獲國家科技獎的緩控釋肥技術和德國施諾德增效技術2.0,旨在為不同作物提供精準營養,提高作物産量和品質。
持續創新驅動 助力緩控釋肥從小眾走向全球大産業
多年來,緩控釋肥如何實現了從“小眾貴族肥”到全球肥料大品類之一的華麗轉身,成為全球農業肥料領域的重要力量。在産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金正大集團發揮了關鍵作用。萬鵬介紹,“集團對緩控釋肥産業的推廣,核心在於創新,涵蓋技術創新與産業創新兩大關鍵維度。”
在技術創新層面,自 2004年起,金正大集團便與山東農業大學攜手,共同投身於緩控釋肥的研發工作。彼時,控釋肥機理研究、包膜材料開發以及包膜技術創新等領域存在諸多長期困擾業界的難題。金正大集團憑藉強大的科研實力與不懈的探索精神,一舉攻克這些難關,成功構建起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控釋肥生産工藝體系。
不僅如此,金正大集團通過“小試—中試—産業化技術&&—工業化大規模生産”這一系列研究創新成果的有機集成,開創性地打造出“科研開發-生産製造-試驗示範-技術應用-大面積推廣”的完整模式。多年來,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積極研發新産品。
在技術創新領域,金正大集團成效斐然。於緩控釋肥行業,三度獲得國家科技獎,38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主導參與1項“十一五”、1 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4項“十三五”及1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擁有 158 項全球緩控釋肥發明專利,主導制定行業、國家與國際標準,加速産品升級、優化結構,築牢産業技術根基。
在産業創新領域,金正大集團同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成功之路。技術的大發展必然帶動産業的蓬勃興起。20年來,金正大集團依託農化服務中心與作物研究所,全方位開展測土施肥、栽培與植保技術學習、試驗示範、技術諮詢與培訓、産品推廣以及精品示範田建設、市場開拓等工作。在此基礎上,創新推出“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緩控釋肥推廣模式。
聯合舉辦培訓班、建立農民田間學校等多種形式,將最前沿的農業知識與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提升科學施肥水平,糾正不合理的用肥習慣,培育出大批新型職業農民。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推廣模式,借助試驗示範、農化培訓、種肥同播等技術和服務體系,全方位推動緩控釋肥的普及與應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金正大集團緩控釋肥示範推廣範圍已擴大至全國主要省市區,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8億畝,基本覆蓋我國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域,實現了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油料作物上的全面示範應用。20年間,中國緩控釋肥年增長率高達45%以上,生産消費量佔世界總量近50%。如今,緩控釋肥産品已從最初不被農民認知,到逐步被接受,最終成為大多數農民優先選擇的肥料品種。
金正大集團正在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産業創新,引領緩控釋肥走向大規模産業化道路,助力了從花卉園藝領域到大田作物推廣的全新應用模式,成功推動緩控釋肥從小眾走向全球大産業,為我國乃至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全球攜手 科技賦能築牢人類糧食安全防線
中國緩控釋肥技術歷經多年發展,實現了從實驗室研究到金正大産業化應用,從小規模中國田間示範邁向全球推廣的重大跨越。金正大集團成功探索出緩控釋肥推廣模式,積極“出海”布局全球,為化肥産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為提升技術認知度、推動控釋肥技術輸出,近年來金正大集團在全球開啟緩控釋肥推廣行動。集團向全球共享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技術,憑藉“樣板工場 + 技術授權、本地化生産 + 模式輸出”三位一體的出海模式,推動中國技術向歐洲、東南亞等戰略市場實現突破性拓展。
中國技術主導的海外緩控釋肥工廠在荷蘭落成
今年3月,由中國技術主導的海外緩控釋肥工廠在荷蘭落成。以此為支點,緩控釋肥在歐非的推廣正式開啟。5月初,金正大集團與印尼知名農資企業簽署戰略協議,為在印尼及東南亞推廣按下“啟動鍵”。同時,金正大集團在荷、德、西、印尼等地建100多塊示範田,為技術推廣提供範例支撐。
歷經20年不懈創新,我國自主研發的包膜控釋、納米增效、生物降解等核心技術,成功突破國際專利壁壘,肥料利用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産基地和消費市場,年産能超700萬噸,市場佔有率穩居全球首位。中國緩控釋肥相關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一半以上,主導制定多項國際標準,技術輸出覆蓋亞洲、非洲、南美等50余個國家。
“未來十年,化肥行業將迎來持續創新、新型肥料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更是全球聯合協作、融合發展的關鍵期。”萬鵬&&,“化肥行業要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必須樹立全球聯合協作、融合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才能做大做強,實現可持續發展。”
基於此,金正大集團積極開展全球大聯合、大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技術創新成果,輸出技術、品牌和服務,與全球上下游及同行業廣泛開展合作,推動全球緩控釋肥産業快速發展,為全球化肥産業轉型升級、化肥施用零增長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貢獻力量。萬鵬介紹,下一步金正大集團將多管齊下加大生物基包膜緩控釋肥推廣力度。
在技術推廣方面,充分整合全球資源,聯合世界級農業組織和基金,與全球政府機構、科研院所、推廣機構、媒體及國內外行業專家攜手,構建“技術-推廣-生態”三位一體的全球推廣網絡,推動緩控釋肥技術和糧食高産增效技術産業化向縱深發展,讓中國技術在全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服務合作層面,進一步擴大技術共享範圍,加大推廣服務力度,為合作夥伴提供從技術、配方設計、生産工藝優化到田間應用指導、推廣服務的全面定制技術服務,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當地的技術推廣模式和方案。
在示範引領上,在全球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域建設1萬畝示範田,打造高標準種植示範樣板,為合作夥伴開發作物全程營養解決方案,聯合當地合作夥伴共建農化服務體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 + 服務 + 培訓”一體化支持。
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IFA、歐洲農業機構等合作,聯合建設培訓基地,為世界農業從業人員提供技術培訓,為全球農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保障。
在全球糧食安全備受關注的當下,金正大集團通過共享先進技術與構建全球産業新生態,不僅為全球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體現了中國企業的國際責任與擔當。展望未來,金正大集團將進一步實施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緩控釋肥技術合作戰略,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創新和推廣網絡,致力於讓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為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文/記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