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盤中餐”!又一批食品安全新國標亮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6 11:06:12
來源:新華網

守護“盤中餐”!又一批食品安全新國標亮相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守護“盤中餐”!又一批食品安全新國標亮相

  新華社記者李恒

  如何持續築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線?

  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5日公布3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2項標準修改單。消費者特別關心的食品生産規範、鐵路餐食、生乳、滅菌乳等關鍵領域,均有明確規定,旨在進一步完善從農田到餐桌、從原料到終産品、從普通人群到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看點一:生産環節再扎“籬笆”

  新修訂的食品生産通用衞生規範作為食品生産領域的基礎性標準,引入了更嚴格、更細緻的管理要求。

  “新標准將‘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的原則落到實處,對食品生産過程的風險管理進行了系統性完善和提升。”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室助理研究員國鴿介紹,新標準增加了對寄生蟲控制和致敏物質管理的要求。

  食品受到蛔蟲、絳蟲、弓形蟲等寄生蟲的污染,可能引發食源性疾病,影響消費者健康。此次公布的新標準要求對可能存在寄生蟲污染風險的食品, 應確保相應的控制措施能發現和殺滅寄生蟲及其蟲卵。

  食物過敏是影響消費者健康的重要因素,嚴重的食物過敏可能危及生命。致敏物質的管理除了規範標識之外,在食品生産過程中做好致敏物質管控尤為重要。

  新標準強調在生産過程中要妥善貯存和使用含致敏物質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避免交叉污染。同時要避免不含致敏物質的産品與含致敏物質的産品以及含不同致敏物質的産品共線生産,並要求對食品生産人員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開展致敏物質管理知識的相關培訓等。

  此外,新標準還對廠區環境、蟲害管理、人員健康、工作服管理、微生物監控等細節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食品生産的衞生控制水平。

  看點二:守護旅途“一碗飯”

  新制定的鐵路旅客列車餐飲服務衞生規範為列車上的“一碗飯”立下規矩。

  標準明確,鐵路旅客列車餐飲服務主要包括餐車內現場加工餐食、鐵路旅客列車冷鏈供應餐食以及鐵路旅客列車網絡訂餐食品。

  針對每種形式,標準都提出了具體的安全管控要求。如,旅客列車冷鏈餐食生産需具備自動化包裝生産線和速冷設備,加工日期要精確到“時和分”;網絡訂餐需在列車到站前1小時開始加工,加工完成至配送至旅客列車的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餐車嚴格按操作規程加工製作各類食品,烹飪必須燒熟煮透,食品中心溫度應達到70℃以上。

  鄭州鐵路衞生監督所主任醫師王增朝&&,標準旨在突出源頭控制,推行凈菜上車,規範冷鏈加工配送等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億萬旅客途中飲食安全。

  看點三:提供更多元乳製品選擇

  本次修改單主要對生乳及滅菌乳的酸度進行了修訂。

  “生乳酸度是衡量生乳新鮮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隨着我國奶畜養殖産業不斷發展、奶畜養殖水平不斷提高、冷鏈儲運等條件持續改善,有必要修訂現行標準酸度指標以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室副研究員陳瀟説。

  專家&&,此次修訂使標準更符合我國奶業現狀,既保障了養殖場(戶)的利益,促進了産業健康發展,也通過更科學的指標引導,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多元的乳製品選擇。

  看點四:特殊人群需求得到關注

  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領域,新修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進一步拓展了産品的廣度和深度。

  通則新增部分營養調整型全營養配方食品,調整特定疾病全營養食品,細化非全營養配方食品等産品類別。同時完善全營養配方食品的營養成分含量、檢測方法以及非全營養配方食品的配方要求、適用人群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主任方海琴介紹,該標準與今年3月發布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標準相銜接,將為不同年齡患者的特殊營養需求提供有力保障。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特醫食品産品類別和具體技術要求,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好營養支持。

  食品安全無小事,標準建設無止境。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725項,包含2.3萬餘項指標,涵蓋340余種食品類別。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