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今麥郎藍標水憑藉一瓶不到 2 分錢的利潤,一年賣出 100 億瓶,成為一元水全國銷量第一。“極致薄利”的藍標水,品質如何保障?“2分利”又如何支撐其市場地位?近日,新華網走進今麥郎飲品工廠,探尋一元藍標水背後的商業邏輯。
世界速度+九級過濾 藍標水的科技底牌
從世界工廠到創新引擎,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中國正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始建於1994年的老牌民營企業今麥郎給出了他的答卷。
今麥郎“90000生産水線”
在河北省隆堯縣的今麥郎飲品工廠,一條被命名為“90000生産水線”的高速生産線正詮釋着“效率的極限”。這條全球領先的瓶裝水生産線每秒能灌裝25瓶水,每小時産能高達9萬瓶。“這就是今麥郎藍標水保持1元定價的底氣。”今麥郎飲品隆堯五廠廠長張炬説。
凈水車間
驚人的速度背後是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每一滴藍標水都需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的考驗——今麥郎“9級多層過濾工藝”。從錳砂過濾、碟片過濾、超濾、活性炭過濾,5μm(微米)保安過濾器、到一級、二級反滲透、1μm+0.2μm過濾器和鈦棒過濾器,9道關卡層層凈化,有效去除水中金屬離子與雜質。“這確保了藍標水口感綿軟舒適。”張炬強調,嚴格的工藝是品質的起點。
今麥郎智能高速産線
今麥郎飲品工廠全智能生産線還實現了從瓶坯到成品的自動化操作,不僅大幅提升效率,更通過品質檢測設備和中央控制系統實現生産全鏈條數據的實時追蹤與精準品控。
一瓶水的 “雙保險”質檢
作為今麥郎飲品板塊的“基石”與“護城河”,藍標水的品質保障不僅體現在生産過程中,更有品保中心與食品安全中心的“雙保險”質檢體系。
今麥郎食品安全檢測中心
“品保中心如同‘班主任’,駐守在每個生産車間,緊盯産前、産中、産後的每一個環節,為每一批次産品簽發‘畢業證’。”張炬解釋道。而更高層級的“食品安全中心”則配備了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氣相色譜質譜等尖端設備,扮演着“教導處”的角色,能對飲用水、飲料、包材等對象進行超過100項安全指標的精密檢測。該中心基於專業風險評估制定的保障計劃,確保從原料到成品100%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此外,今麥郎在包裝原料檢驗檢測方面也非常嚴謹。“對於飲品內溶物以及瓶坯、瓶蓋、紙箱等外包裝,我們在産前、産中、産後各個階段,都會進行非常細緻的檢測。”張炬説,“不管是藍標水,還是茶粹、果汁飲料、涼白開等各線成品,我們確保走向市場的都是‘尖子生’。”
今麥郎成品庫
今麥郎藍標水的品牌定位是“國民口糧水”。從平均每秒生産25瓶水的“90000生産水線”到“9級多層過濾工藝”再到品保中心與食品安全中心的雙重檢測體系,今麥郎的 “戰略算盤” 一目了然 —— 打的是讓利消費者的長遠賬,是成本領先戰略的落地。
這種 “速度與成本” 的結合奠定了今麥郎藍標 “1 元水全國銷量第一” 的基礎,形成一道應對行業內卷的“護城河”,更展現了中國民營企業以新質生産力驅動高質量發展的 “中國速度”——用科技賦能降本增效,以極致質價比贏得市場,在微觀生産線上書寫宏觀經濟轉型的答卷。
一元水的銷冠密碼:讓利踐行 “商業向善”
支撐這套高效高質體系的,是今麥郎集團董事長范現國堅定的“成本領先”戰略與“商業向善”理念。“暴利並非商業文明的體現,真正的商業文明應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更多優質産品。”范現國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直言。
據悉,今麥郎“成本領先”戰略包含三大要素,即産品品質要好、性價比要極高、市場服務要深。范現國透露,正是依靠覆蓋全鏈條的成本管控(高效設備攤薄成本、規模化生産等)和精準的戰略定位,藍標水才能在僅“2分利”的情況下,實現年銷超100億瓶、凈利潤逾2億元的商業閉環。范現國強調,今麥郎每年持續投入鉅資用於生産線升級與技術改造,採用全球領先設備保障品質與效率。
在瓶裝水市場競相追逐“功效”“口味”“包裝”的喧囂中,今麥郎藍標水選擇回歸飲水本質,以不到2分錢的利潤,為消費者提供“産品好,價厚道”的1元之選。一年100億瓶的銷量,是市場對“商業向善”理念最有力的回應,也印證了“利他方能致遠”的商業智慧。(楊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