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股權業務深度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開啟價值共生新征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8 17:26:11
來源:新華網

投行股權業務深度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開啟價值共生新征程

字體:

  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小企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新、穩定就業的重要力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突破6300萬戶,貢獻了超過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和80%的城鎮勞動就業。在此背景下,投資銀行作為資本市場核心中介,正積極調整服務戰略,從傳統融資服務向深度賦能與價值共創轉型,助力中小企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緊跟國家戰略,精準服務中小企業新方位

  近年來,國家層面密集&&多項政策,持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從“五篇大文章”的提出,到《關於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等文件的發布,均明確了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方向。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與數字金融的協同推進,為中小企業融入國家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開闢了新路徑。

  ‌科技金融‌作為創新引擎,通過強化産學研協同機制,引導中小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布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技術迭代與産業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集群。‌綠色金融‌則依託“雙碳”目標,通過零碳園區建設、能源革命賽道布局及碳金融産品創新,助力中小企業構建低碳競爭力,實現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普惠金融‌以共同富裕戰略為指引,優化金融服務網絡,破解融資結構失衡難題,通過政策傾斜與資源下沉,支持中小企業融入縣域經濟與鄉村振興,拓展普惠發展空間。‌養老金融‌與‌數字金融‌則把握人口結構變化與數字經濟浪潮,推動中小企業拓展銀發經濟、健康養老等細分市場,並借助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提升運營效率與風險管控能力,構建數字化生態。

  2025年11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已獲國務院批復,預計將帶動超千億元社會資本投向初創期中小企業。各地方政府也積極配套,如深圳市設立規模5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江蘇省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計劃”,浙江省實施“雄鷹行動”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在此政策紅利下,投行機構積極承擔資本市場使命,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企業,推動其邁向創新驅動與産業升級的前沿。

  直面發展挑戰,把握轉型機遇

  儘管中小企業活力蓬勃,但仍面臨融資渠道單一、專業服務資源不足、數字化轉型壓力大等現實困境。尤其是直接融資比例偏低,制約了企業的創新投入與規模擴張潛力。同時,中小企業在法律、財稅、諮詢等專業服務領域的資源獲取不足、數字化轉型壓力、人才短缺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中小企業也迎來“換道超車”的戰略機遇。投行作為資本與産業的連接樞紐,正通過多元化金融工具與創新服務模式,幫助中小企業把握“雙碳”目標、區域協調發展、數字經濟等重大機遇,實現跨越式成長。

  作為資本市場核心樞紐,投行需深刻踐行‌職業化精神,依託資源稟賦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持續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特別對於中小券商投行而言,更要以“精品化、可持續”為發展戰略,通過屬地協同優勢,聚焦深耕優勢區域,以研究、投行賦能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等重點産業,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優勢和服務能力,做高質量精品投行,為地方實體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全周期賦能體系

  不同區域、不同行業領域及不同發展階段下的企業客戶,其呈現的經營特點也不盡相同,這要求投行業務人員不僅要有紮實的證券、法律、財務功底,更要對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新質生産力相關行業有高度專業化的知識儲備和深刻理解,這對券商投行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券商投行可以圍繞新質生産力主題,通過“研究+投行+投資”三位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沉浸到行業研究與價值發現中,提升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及相關企業的洞察與評估能力,將資本市場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助力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此外,券商投行可以通過“研究+投行+投資”三位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對企業進行的全方位分析,依託企業所處階段、行業特點、發展需求等因素,為企業量身定制差異化的資本市場服務方案,包括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掛牌、IPO、公司債券、定向增發、優先股、可轉債、並購基金等多元化融資工具,根據不同企業的具體需求,設計最適合的融資方案。同時,積極探索知識産權證券化、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業務模式。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業通過各類金融工具進行資本運作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引導和助力企業客戶高質量發展,投行應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建立對客戶的長期陪伴的機制,在企業客戶發展的各個階段,從企業改制、規範運營,到融資策劃、上市輔導,再到並購重組、産業整合,圍繞企業經營發展痛點,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為順應全球産業發展趨勢並服務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投行應精準錨定具有高成長性、強牽引力的戰略新興産業進行深度布局與長期深耕,如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這些産業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效應強,是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的主戰場。通過對這些核心産業鏈的深入研究與持續投入,旨在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為國家産業升級與安全可控提供堅實支撐。

  以資本為紐帶,共建高質量發展生態

  作為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證券機構肩負着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産業升級的時代使命。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階段,投行通過其獨特的資源整合能力與專業服務優勢,成為連接資本與産業的核心橋梁,為中小企業融入國家戰略大局提供系統性支持。

  從‌戰略定位來看,投行要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務,助力中小企業突破融資瓶頸,激活創新動能。在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浪潮中,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更要通過戰略諮詢、産業協同等方式,幫助其把握“雙碳”、共同富裕等政策機遇,實現從單一企業成長到産業鏈價值躍升的跨越。

  從‌行業影響‌來看,投行要通過構建開放、協同的金融生態,推動資本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專精特新”領域精準配置。將自身核心價值體從現在的資金供給進一步延伸到風險定價、資源整合和生態共建,降低中小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全産業鏈的韌性與競爭力。

  面向未來,投行需進一步強化其“價值發現者”與“生態構建者”的角色,以更高水平的專業能力與責任擔當,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為經濟轉型升級與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華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銀行業務總部)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