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達聊行業 | 為什麼銀行股的估值採用PB而非PE?-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15:09:17
來源:新華網

小達聊行業 | 為什麼銀行股的估值採用PB而非PE?

字體:

  在股票投資中,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和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産)是較為常用的兩個估值指標。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銀行股的估值往往更關注PB而非PE。而這是由銀行業獨特的商業模式、財務結構、撥備認定方式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資本是銀行運營和擴張的基礎

  作為典型的高杠桿、重資産行業,銀行需要自有資本來抵禦風險和擴張業務,因此資本是銀行運營和擴張的基礎,也是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正因如此,在對銀行股進行估值時,相比分母為每股收益的市盈率(PE),分母為每股​​凈資産​​的市凈率(PB)更能有效地反映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和長期價值。 

  銀行凈資産賬面價值清晰可量化

  在《從市場格局到商業模式,銀行業有哪些獨特之處?》中我們曾經聊到,銀行是由資産負債驅動的行業。銀行的核心資産(貸款、債券等)和負債(存款)大多按​​公允價值或市價計量​​,凈資産(賬面價值)相對清晰可量化,PB能直觀反映股價與凈資産的匹配程度。

  撥備計提的主觀性降低了銀行利潤的可比性

  銀行的利潤除了受凈息差的影響,還會受到撥備計提(即為了應對貸款可能發生的損失,預先提取風險準備金)情況的影響。銀行計提撥備會衝減銀行的利潤。

  然而,撥備計提反映的是銀行對未來風險的“預估”,所以計提的金額受主觀判斷的影響較大,而這種差異會導致銀行的利潤難以完全真實地反映銀行的實際經營能力,從而削弱不同銀行(或同一銀行不同時期)利潤的橫向/縱向對比的意義。

  橫向來看,不同銀行撥備計提的“尺度”有所不同。以A股上市銀行為例,2025年一季報各銀行中撥備覆蓋率最高值為530%,最低值為144%,導致不同銀行之間的利潤缺乏可比性。

  數據來源:iFind,數據截止日期為2025年一季度。

  縱向來看,銀行在不同時期撥備計提的節奏可能也有所差異。例如,部分銀行會在經濟好時多計提撥備、經濟差時少撥備,起到平滑利潤、“削峰填谷”的作用。

  所以,如果採用PE作為銀行的估值指標,由於分母端的每股收益會受到撥備計提主觀性的影響,PE的變化無法真實反映銀行估值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PB並不是分析銀行估值的“萬能指標”,有時可能存在失真或缺乏全面性,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共同分析。

  例如,如果一家銀行的PB較低,但不良貸款率高、撥備覆蓋率低,説明其凈資産存在高估,未來可能因補提壞賬導致凈資産縮水,此時的低PB或許是“陷阱”;反之,如果一家銀行的PB較高,同時資産質量和凈息差均表現優異,那麼其高PB可能具有合理性。因此,在分析銀行的PB時,需結合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凈息差及資産負債結構等指標及銀行的實際經營情況綜合考量。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