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真不是真?AI虛擬形象下的投資騙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15:10:05
來源:新華網

眼前的真不是真?AI虛擬形象下的投資騙局

字體:

  隨着科技、數字金融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融合,金融服務效率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詐騙分子也運用AI技術“升級”詐騙手段,開展非法金融活動。

  你有沒有想過,讓你信賴的“專家”,可能只是一個AI技術生成的虛擬人?屏幕對面你熟悉的面孔,可能只是AI換臉技術下的陌生人?

  【案例】A先生最近下載了一個APP,跟隨一位某機構“首席分析師”投資。該“首席分析師”形象專業、談吐不凡,每晚帶着永不疲憊的完美聲線和職業微笑,準時出現在App直播間,用幾分鐘時間復盤當日行情,預測市場走勢,下達最新跟盤指令。

  A先生曾在線下見過“這位”分析師路演,欣然將錢轉入跟投,沒想到幾天后,錢沒賺到,App也無法登錄,投入的錢無法取出。原來所謂的“首席分析師”,只是AI換臉後的“替身”,每天的直播,只是詐騙分子提前製作好的、用來詐騙的AI視頻。

  AI技術加持下,新一代投資騙局正在上演:AI形象生成、AI換臉、AI語音克隆,詐騙分子通過AI塑造“無瑕”的形象、“權威”的聲線、“專業”的話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打造一個讓你感到專業、可靠、甚至熟悉的“金融專家”,為後續的“收割”鋪平道路。

  火眼金睛,如何識破“AI畫皮”?

  1、通過官方渠道核實身份資質

  金融機構和工作人員需取得相關資質,正規金融機構不會要求客戶將資金轉入所謂的“獨家專屬App、安全賬戶、監管賬戶”,凡是以此為由引導投資、要求轉賬、匯款或提供驗證碼、密碼的,都是騙局。

  可通過金融機構官方公布的網址或電話核實機構和從業人員信息,通過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官網,查詢合法機構名錄、從業人員信息、産品備案信息等,未經註冊登記的信息都不可信。

  相關查詢網址:

  中國證監會:http://www.csrc.gov.cn/csrc/c101969/zfxxgk_zdgk.shtml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https://gs.amac.org.cn/

  中國證券業協會:https://gs.sac.net.cn/pages/registration/sac-publicity-report.html

  中國期貨業協會:https://www.cfachina.org/informationpublicity/hygs/

  2、觀察動作細節

  AI生成的虛擬形象,往往在一些表現上“過於完美”,比如沒有真人常有的口頭禪、思考停頓或生動表情,在聲音上,可能過於連貫沒有停頓。對於AI換臉視頻,人臉可能會隨着人物動作,産生一定的抖動或者是一些閃現,需要我們細細觀察識別。

  3、警惕“推薦”與“承諾”

  不斷加強自身投資知識的學習,加強自身投資能力,始終堅信“高收益必伴高風險”,對於那些聲稱“內部消息”“獨家推薦”“預測市場”的“專家”,不可輕信,要保持高度警惕。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馬渭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