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着三季報披露落下帷幕,券商紛紛召開三季度業績説明會,對前三季度經營情況、投行業務發展戰略、國際化布局進展等投資者關注議題進行一一回應。
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走勢向好、融資活躍的背景下,券商投行業務顯著修復。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券商(未包含國盛證券)合計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51.51億元,同比增長23.46%。
面對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券商正加速探索投行業務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重點挖掘細分賽道或深入服務區域市場,以拓展業績增長空間。比如,廣發證券投行業務重點強化特色賽道産業資源積累與專業能力建設,着力打造産業投行、科技投行;深耕重點區域,着力提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地位及競爭力,並深化長三角區域布局。
第一創業投行業務圍繞四方面重點發力:一是深耕區域經濟,重點聚焦科創企業集聚的區域,提供涵蓋前期戰略諮詢、IPO(首次公開募股)、並購重組、再融資等業務環節的一體化服務;二是推進産業投行戰略,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設立行業專班,加強優質項目早期鎖定和全程服務;三是強化風險管控,完善內部項目審核機制;四是拓展創新業務,重點布局創新品種債券、ABS(資産支持證券)及公募REITs等産品線,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西南證券則持續深化投行事業部改革,圍繞深耕重慶、服務重慶的戰略,力爭打造一流區域投行。
近年來,券商國際業務發展迅速。在國泰海通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看來,隨着“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資企業全球化戰略的推進,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日漸旺盛。同時,中國資産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海外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産的需求日益增長。整體而言,國際業務有望成為頭部券商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頭部券商通過多年的持續投入,在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申萬宏源已建立以中國香港為中心的全牌照境外一體化業務&&,將業務延伸至周邊海外市場,國際化網點布局日益完善。申萬宏源&&,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境外融資並購、財富管理等業務布局,服務中資企業“出海”和産業鏈國際化。
中國銀河的國際業務網絡也不斷延伸,目前已覆蓋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中國銀河&&,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境外子公司穿透式管理,深化全業務鏈條境內外一體化高效協同運作體系。
中小券商也在國際化賽道加速追趕。例如,今年以來,多家中資券商公布了對在港子公司的增資事宜。10月29日,山西證券披露,經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擬向子公司山證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資10億港元。10月30日,東興證券發布公告稱,已向全資子公司東興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資3億港元,其實繳資本由15億港元增至18億港元,本次增資將進一步增強該子公司的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中資券商紛紛對從事國際業務的子公司進行增資,體現了中資券商對海外業務前景的充分信心和‘走出去’的堅定決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上述增資舉措不僅能增強子公司的資本實力,幫助其更好地應對國際業務開展過程中的挑戰,也有助於其拓展産品線、優化資源配置,在跨境財富管理、投行等核心業務領域構建差異化優勢。長遠來看,通過對子公司加強資源注入與支持,中資券商能夠更高效地整合境內外服務鏈條,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記者 於 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