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經常談及的“CapEx”是什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3 15:47:56
來源:新華網

科技巨頭經常談及的“CapEx”是什麼?

字體:

  你有沒有發現,在中美科技巨頭披露財報,或者公司高管公開談話中,經常會提及“CapEx”的話題,比如在過去的資本開支達到多少億,投入在什麼方面,有什麼階段性成果,未來的資本開支會達到多少億等等。這裡的“CapEx”是什麼意思?

 CapEx:“買大件、長期用”

  CapEx,Capital Expenditure,中文是“資本性支出”或者“資本開支”,是指企業用於購買、升級或維護長期資産的支出,這些資産的使用期限通常超過一年,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收益,包括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産,或者專利、軟體系統等無形資産。簡單來説,CapEx是“買大件、長期用”,代表對企業未來的投資。

  科技企業的CapEx投資,通常花在數據中心、服務器集群,或者游戲版權或娛樂IP等方面,以此構建或加深技術護城河,驅動業務的長期增長。

  OpEx:“日常花銷、當下用​”

  與CapEx相對應的是另一個財務數據——OpEx。OpEx,Operating Expenditure,中文譯為收益性支出,是指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發生的、能夠在短期內帶來經濟收益的支出,比如,員工工資、水電費、租金,或者廣告、市場推廣費用等。

  為什麼這裡會單獨提OpEx?因為CapEx與OpEx在會計處理的方式上有顯著差異。 CapEx不會直接影響當期利潤,而是作為長期資産,分年度計入折舊/攤銷,可以平滑企業利潤波動,並反映在資産負債表中作為長期資産。但是,OpEx必須在發生的年度內全額列入損益表,影響當期利潤。

  舉個例子,A公司花100萬元買了一台新機器,預計使用壽命 10年,這項支出屬於資本性支出(CapEx),這100萬元不會全部計入今年費用,而是每年折舊100萬÷10年=10萬;如果A公司花了100萬元做廣告推廣,這筆支出就屬於收益性支出(OpEx),這筆費用不會分攤到未來幾年,直接影響今年的利潤,減少100萬。

  

  表:資本性支出(CapEx)與收益性支出(OpEx)

  傳統互聯網公司以其輕資産模式和較低的邊際成本著稱,但自ChatGPT點燃了人工智能時代以來,科技公司很快意識到增加資本性支出的戰略意義,競相砸出重金、加大投入,資本開支呈現出了高速增長的態勢。例如,美股四家科技巨頭的季度資本開支由2023年年初不足40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二季度的近1000億美元(如下圖),對AI基礎設施的鉅額投入正在讓科技公司變得越來越“重”。

  

  數據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究其原因,在某種程度上,​​“害怕錯過”(FOMO)​​ 的情緒在科技巨頭間蔓延,擔心如果不在此時加大投入,就可能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掉隊,從而失去未來。這使得CapEx 悄然演變成了一種“軍備競賽”,希望通過在AI上的鉅額資本投入,未來大規模削減運營開支​​(尤其是人力成本),提升經營效率和用戶體驗,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獲得更高回報。

 最新CapEx數據,怎麼查、怎麼分析?

  一般來説,大家可以在上市公司財報(在現金流量表的​​“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部分)或者財報電話會議中了解到CapEx數據。在實操層面,CapEx有“三看”:

  一看規模與趨勢​:CapEx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速有多大?與市場預期的差距大不大?通常來説,巨大的、增長的CapEx可能表明上市公司正在積極擴張或轉型。

  ​二看投資方向​:錢花在哪了?比如是投入到核心電商的物流和技術基礎設施,還是瞄準新方向、集中力量投向雲計算和AI​?這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戰略優先級。

  三看效率與回報​:可以結合其他財務指標(如收入增長率、投資回報率ROIC)來判斷高昂的CapEx是否帶來了相應的業務增長,CapEx的投資效率、投資性價比到底如何。

  簡而言之,分析CapEx是一個多維度、動態的過程,投資者要綜合考量其增速、結構、效率和財務影響,以此判斷上市公司的戰略意圖或者是潛在的産業趨勢,更理性、全面地做出投資決策。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