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新華網等媒體,開展“我在‘十四五’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作為中國華能集團水電資産整合的唯一&&,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水電”)以“雙碳”目標為指引,積極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近五年來,立足雲南輻射中心優勢,加快推動綠色清潔能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落實綠色低碳戰略 清潔能源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華能水電是中國華能集團控股和管理的大型流域水電企業,主要從事瀾滄江流域及周邊地區水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的開發與運營。華能水電擁有大型水電工程開發建設和大規模水電站集群運營管理的豐富經驗,是培育雲南水電支柱産業和實施“西電東送”“雲電外送”的核心龍頭企業,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踐行者。
華能水電堅持水電與新能源發展並重,全速推進瀾滄江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建設,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作出積極貢獻。截至目前,華能水電總裝機超3500萬千瓦,全部為水電、風電和光伏等綠色清潔能源裝機。“十四五”期間,裝機容量增加1180萬千瓦,資産總額近2200億元,增加554億元,發電量連續7年超千億千瓦時,累計發電量突破萬億千瓦時,為服務國家“西電東送”和南方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電力能源的有效供應提供了有力支撐。華能水電堅持以水電和新能源並重發展,保持了“運營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發展態勢,瀾滄江多能互補一體化基地正加快開發建設,未來裝機規模將大幅躍升,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
近五年來,華能水電經營業績持續攀升、連創新高,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穩步增長。華能水電高度注重投資者回報,累計派發現金紅利223億元,市值最高突破2250億元,為投資者帶來了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華能水電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十佳綠色責任企業”“中央企業先進集體”“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先進集體”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榮譽。

加快綠色能源發展,推動能源低碳轉型
華能水電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奮力開創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堅持水電與新能源並重發展,與我國新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一致,是促進上市公司可持續經營、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五年來,華能水電牢牢把握國家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機遇,綠色清潔能源發展步伐不斷提速提質,以瀾滄江水風光多能互補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為主線,相繼建成13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世界級水電站,全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標杆示範區,服務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已形成“跨流域、走出去、水風光並舉、國內外協同”的良好發展格局。在2023年注入華能四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優質水電資産後,華能水電後續發展規模和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創新資本運作 樹立央企融資“新標杆”
2025年9月,華能水電完成上市後的首次非公開發行58.25億元再融資,本次定向增發緊密圍繞綠色能源發展使命,募集資金全部投向瀾滄江上游RM、TB水電站項目建設,是夯實“水光互補”能源基地基礎的關鍵舉措。募集資金58.25億元全部服務於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和綠色能源結構轉型。再融資募集資金保障了國家重點水電項目的建設進度,有力支撐了瀾滄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的快速推進。
華能水電通過再融資積極引入國家級戰略投資者,包括國企混改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10家機構,推動中長期“耐心資本”佔比提升,優化了股東結構,為綠色能源項目建設注入長期穩定資金。華能水電通過非公開發行再融資不僅實現資本增值,更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助力華能水電向爭創世界一流現代化綠色電力企業的目標加速邁進。
加快科技創新 為新質生産力發展賦能
華能水電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創新力,聚焦水風光協同發展,攻剋復雜條件下山地光伏建設和運行、水風光綜合發電系統協同互補等技術;聚焦高海拔水電建設,攻克高原水電綠色智能建設、流域地質災害系統防控等技術;聚焦水電站價值創造,攻克流域梯級電站群大壩智能管控、水電廠智慧運行等技術;聚焦綠色可持續發展,以更大力度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注重科技成果總結凝練,加強專利質量提升,推動專利與規劃、基建及生産等工作深度融合。以更大力度落實數智賦能轉型。以提升新質生産力為目標,加強新興技術研究應用。錨定“數字華能、智慧華能、一流華能”目標,加快數智華能建設,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數據管理兩大基礎,構築網絡安全和技術創新兩大能力,讓數字化、人工智能充分融入公司治理、經營管理、産業發展各項工作,全方位提高轉型升級能力,推動華能水電生産方式的智能化、高效化變革。
面向“十五五”,華能水電將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牢牢把握綠色能源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綠色電力企業為目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産品和服務,為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實施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