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修訂規則生效。此前,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宣布修訂編制方案,明確剔除CXO公司(包括CRO、CMO和CDMO),“提純”聚焦於創新藥企業,使得指數更加精準地反映創新藥企業的整體表現。
今年以來,不管是A股創新藥還是港股創新藥板塊的表現都備受關注。從數據來看,近一年以來,中證創新藥産業指數(以下簡稱“中證創新藥”)累計收益率約為44%;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以下簡稱“港股通創新藥”)累計收益率約121%。
創新藥相關指數近一年累計收益率
數據來源:Wind,2024/8/11-2025/8/11,指數收益不代表具體産品表現,不構成投資建議。
此次港股創新藥指數剔除CXO公司後,指數的成份股構成、行業分佈等特徵都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條指數的區別吧~
編制規則
中證創新藥選取涉及創新藥研發的A股公司、港股通創新藥選取港股通標的中與創新藥相關性高的公司
中證創新藥産業指數從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證券中,選取不超過50隻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創新藥産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反映可經港股通機制交易,業務與創新藥研究、開發及生産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的表現。
中證創新藥、港股通創新藥編制規則對比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恒生指數公司。
*中證全指指數樣本空間由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 A 股和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組成:(1) 非 ST、*ST 證券;(2) 科創板證券和北交所證券:上市時間分別超過一年和兩年;(3) 其他證券:上市時間超過一個季度,除非該證券自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在前 30 位。
行業分佈
港股通創新藥不涵蓋CXO公司,中證創新藥行業分佈較多元
中證創新藥指數的行業布局較為多元,不僅聚焦於化學製劑行業(46.6%),醫療研發外包(CXO)的權重佔比也較高,達21.3%,這説明中證創新藥指數受創新藥産業鏈配套的CXO公司的影響較大。此外,中證創新藥指數還覆蓋了疫苗、中藥兩個行業,但這兩個行業尚未被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覆蓋。
相比之下,港股通創新藥的行業分佈比較集中,僅涉及了四個申萬三級行業,按照權重排序依次為:化學製劑(46.0%)、其他生物製品(41.1%)、原料藥(9%)、醫院(1%)。
本次指數編制規則修訂後,港股通創新藥指數中已經不再覆蓋醫療研發外包(CXO)行業,意味着指數完全不涉及CXO公司,更聚焦於創新藥核心環節。
行業權重對比(%)
數據來源:Wind,2025/8/12,申萬三級行業分類。
小貼士:
【按照申萬行業分類,醫藥生物是一級行業。在這個一級行業下,包含化學制藥、中藥II、生物製品、醫藥商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這六個二級行業。
“原料藥” 下屬於“化學制藥”,原料藥是生産成品藥的原料,比如我們熟知的維生素C、青霉素等。
“化學製劑”下屬於“化學制藥”,化學藥主要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生産,多為小分子藥物,技術壁壘相對較低。
“其他生物製品”下屬於“生物製品”,生物藥主要借助生物技術,多為大分子藥物,相對於化學藥,研發周期更久、技術壁壘更高。
“醫療研發外包”下屬於“醫療服務”,其實就是CXO,CXO貫穿創新藥主體業務的全流程,從創新藥的發現篩選、臨床試驗、再到生産製造、推廣銷售,CXO均能提供相應的外包服務。
申萬行業分類(醫藥生物)
資料來源:《申萬行業分類標準 2021 版説明》,2021/8/20,申萬指數網站。
主要成份股
中證創新藥主要成份股集中度更低,港股通創新藥包含更多生物科技類公司
從成份股集中度看,港股通創新藥集中度更高,受主要成份股影響更大,前十大權重成份股權重合計為74.72%;中證創新藥成份股更分散,前十大權重成份股權重合計為46.63%。
中證創新藥中成熟大藥企和提供醫療研發外包服務(CXO)的企業權重佔比高,如恒瑞醫藥和藥明康德。此外,還有原料藥、疫苗行業的公司也躋身前十大成份股隊列,使得中證創新藥指數前十大成份股的構成較為多元。
港股創新藥則匯聚了大量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如石藥集團、康方生物和信達生物等。這一差異源於 2018 年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了第 18A 章—《生物科技公司》,該政策允許尚未實現收入或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場 IPO,促使港股市場生物科技類公司的數量增長。
前十大權重成份股對比
數據來源:Wind,2025/8/12,申萬三級行業分類。
綜合來看,對比中證創新藥和港股通創新藥兩條指數,中證創新藥産業指數成份股和權重分佈以業務鏈條完整、規模較大的成熟藥企以及CXO公司為主,而港股創新藥指數匯聚了更多研發驅動的新興生物科技公司。
巴菲特曾&&,醫藥公司的研發工作非常有意義,但是他卻不知道怎麼判斷處於研發階段的藥品的價值,所以以組合買入的方式比較合理。
對於創新藥行業的投資存在較高的專業壁壘,涉及複雜的生物醫學知識,普通投資者若想全面深入研究了解某一公司並非易事;同時,創新藥作為科技成長型行業,波動較大、風險較高,組合投資、分散風險也比較重要。所以,對於有意向的普通投資者而言,通過指數化投資的方式“一鍵”組合投資或是個比較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