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有一句流行語:“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對於指數投資而言,認知指數編制的邏輯,了解編制方案的變化,對於我們做投資決策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2025年4月3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布了“修訂創業板指數編制方案”的公告,本次修訂於2025年6月16日起實施。作為反映創業板表現的核心指數,此次修訂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指數的表徵作用和可投資性。讓我們一起來看下本次編制方案修訂在哪些地方做了優化?
資料來源:深交所,2025/4/30
本次對創業板指數編制方案做了兩項修訂:
1、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
按照修訂後方案,創業板指會在每次成份股定期調整時,剔除掉國證ESG評級在B級以下的股票。ESG評級低的公司可能存在經營風險隱患,定期剔除ESG表現較差的公司,有利於降低指數受到重大風險事件衝擊的概率,提升收益風險性價比。
【小貼士:國證ESG評價方法】
國證ESG評價方法從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全面反映公司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現和績效。評價標準融合國際經驗與中國本土實踐,將我國特色發展路徑與國際ESG評價高度融合,旨在提供適用中國市場的ESG評價工具。
國證ESG評價每季度更新,共設置了10個級別,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BBB/BB/B/CCC/CC/C/D,反映公司ESG表現在市場中的相對水平。從2025年一季度的國證ESG評價結果來看,滬深A股中A級至AAA級公司數量佔比29.7%,B級至BBB級公司數量佔比66.5%。
2025年一季度滬深A股ESG評級分佈佔比(%)
資料來源:國證指數
國證分別針對ESG 因子的收益表現、ESG 對系統性風險的 “緩衝” 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結論顯示:
(1)對滬深 A 股收益進行因子歸因,從2018年初至2021年底,國證ESG因子近4年的累計收益超46%,相對於其他因子,整體表現較優。
累計收益走勢
資料來源:國證指數
(2)以滬深A股市場中,剔除金融行業後的非ST公司為樣本,按國證ESG評分排名分組比對,在突發系統性風險事件下(如新冠疫情、俄烏衝突),ESG高分組的平均累計異常收益率*要明顯高於ESG低分組,這表明ESG表現優良的公司,更能有效減緩突發系統性風險對其股票收益的衝擊。
*異常收益率指事件窗內實際日收益率與預期日收益率的差額,累計異常收益率為事件窗內每日異常收益率的和,反映事件對股票收益的影響。
2、在每次定期調整時,單只樣本股權重不超過20%
新修訂的方案為創業板指新設了個股權重上限,即在每次定期調整時,單只樣本股的權重佔比將被控制在20%以內。
創業板指採用市值加權,這可能會導致某些超大盤、大盤股的權重佔比過高,疊加行業聯動效應,使得指數走勢會受到少數樣本股(以及其所在行業)的過度影響。
個股權重上限機制的引入可將單只樣本股(及其所在行業)對指數的影響限定在合理範圍,從而盡可能避免指數走勢明顯被少數樣本股和行業所左右,導致編制指數的既定目標風格和工具特徵被虛化、弱化。
引入個股權重上限機制,有助於強化創業板指對創業板整體的代表性,也有助於以此為跟蹤標的的指數基金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
本次方案修訂對追蹤創業板指的基金會産生多大影響?
結合當前數據和信息來看,影響較為有限。
創業板指的定期調整日是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個交易日。樣本股考察期為半年,考察截止日為每年的4月30日和10月31日。2025年6月16日為近期的定期調整日,其參考依據是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的交易數據及財務數據。就ESG剔除機制而言,根據《國證ESG季報(2025年一季度)》顯示,創業板指數樣本股中沒有 ESG 評級處於 B 級以下的企業,6月16日的樣本股調整不會出現大規模剔除樣本股的情況。
就指數權重調整而言,截止2025年6月4日,創業板指數的第一大樣本股權重小幅超過了20%(20.79%),若按本次定期調整生效日(6月16日)的上一個交易日(6月13日)收盤價計算,其權重依然超過20%,則將會在調整生效日將其權重降至20%或20%以下。從目前情況看,本次調整可能只會對樣本股的權重輕微調整,整體不會産生較大影響。
國證指數公司也曾&&,“經評估,優化措施實施後不會造成指數樣本股及權重大幅調整,不改變指數運行特徵,對指數樣本股和跟蹤産品運作不産生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新修訂的編制方案,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創業板指樣本股的整體質量、提升指數的穩定性,但創業板公司高成長、高波動並存,以及創業板指波動幅度較大的基本特徵並未因此改變。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通過投資創業板指數、把握成長板塊投資機遇的同時,也仍需關注投資風險,注意匹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開展創業板指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