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悄至,總得找件靠譜的羽絨服陪着過冬,羽絨服的溫暖藏在絨子含量裏,學會看絨量、聞氣味,便能挑中那件為你遮風擋雪的“知己”。
鴨絨與鵝絨的區別有哪些?
鴨絨和鵝絨主要有以下幾個區別:
來源:鴨絨來自鴨子腹部的絨毛,而鵝絨來自鵝胸脯前的一撮絨毛。
顆粒大小:鵝絨纖維的體積大於鴨絨纖維,因此鵝絨的絨朵更大,保暖性更好。
保暖性:鵝絨的蓬鬆度比鴨絨高,能充入更多的空氣,保暖效果更強。
蓬鬆度:鵝絨的絨朵比鴨絨大,中空度高,且鵝絨的絨絲更長,因此更飽滿、更蓬鬆。
回彈性:鵝毛比鴨毛更細更柔,彈性更好,回彈性更強。
氣味:鵝是草食動物,鵝絨幾乎沒有異味;而鴨子是雜食動物,鴨絨有一種腥臊味,儘管可以處理,但仍有氣味殘留。
成熟期:鵝從出生到成熟需要至少100天,而鴨子只需45-60天。鵝每年只産一次絨,而鴨子每年能産三次絨。
價格:鵝絨的價格通常比鴨絨高,因為鵝絨的産量較低且質量更好。
膠水絨、粉塵絨
暗藏哪些健康風險?
“膠水絨”是不法企業採用特殊化學助劑或工藝將絨絲、羽絲、雞絲及粉塵黏附在絨子上製成。這種造假行為可以提高絨子含量檢測數據,但卻給穿着者帶來了健康安全隱患。
“粉塵絨”是羽絨生産加工過程中産生的超短絨絲、羽絲等粉末狀混合物。它體積小、難收集、易吸附,能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長期吸入會誘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接觸皮膚還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
羽絨服吊牌上
有哪些重要信息必須關注?
我們需要關注羽絨服吊牌上的這些信息:
産品的吊牌信息是否齊全,應標注生産廠名、羽絨種類(鴨絨、鵝絨等);
絨子含量、充絨量、執行標準(GB/T 14272-2021)、成分含量、號型或規格等;
查看耐水洗標,耐水洗標須標注號型或規格、成分含量、維護保養信息。按照新的國標,羽絨服的耐水洗標上只要註明是鵝絨或鴨絨即可,不再註明顏色,因為羽絨的顏色與保暖並無關係。
挑選羽絨服需要關注面料嗎?
面料是防止熱量流失和外部冷空氣進入的第一道屏障。
不同面料的羽絨服,保暖指數也有所差別,我們挑選羽絨服時,可以關注以下幾個關鍵點:
防風性:寒風會吹透面料,迅速帶走羽絨層保留的暖空氣,因此防風是保暖的前提;
防潑水性:羽絨一旦濕水就會結塊、喪失蓬鬆性,保暖性能急劇下降。防潑水面料能讓雨水呈水珠滾落,保持幹爽;
透氣性:在保證防風防水的同時,適當的透氣性可以排出身體濕氣,保持內部舒適乾燥;
面料密度:高密度面料能有效防止羽絨鑽出。
一件好的羽絨服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絨子含量: 這是新國標的核心指標,取代了過去的“含絨量”。新國標要求標識“絨子含量”,且最低標準為50%。絨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越好。
充絨量: 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羽絨的總克重。在同等蓬鬆度和絨子含量下,充絨量越高越暖和。充絨含量≥85%以上,保暖性相對來説比較好。
蓬鬆度: 指每盎司羽絨所佔的立方英寸體積。蓬鬆度越高,鎖住的空氣層越厚,保暖效率越高,也越輕便。
清潔度: 這是衡量羽絨經過清洗消毒的程度。清潔度低的羽絨服容易有異味、滋生細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