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雪中飛代工生産阿迪達斯羽絨服一事引發熱議。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阿迪達斯羽絨服實為雪中飛代工産品。並且,相似的雪中飛羽絨服産品在同一價格段,阿迪達斯的各項參數甚至不如雪中飛。有消費者直言,選擇阿迪達斯就是“花錢買標”。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運動品牌代工模式較為普遍,該事件折射出消費者越來越關心産品性價比及品牌溢價,對於部分品牌價格的認同度不高。
雪中飛“披皮”阿迪達斯?
據該網友在社交&&的帖文,其在短視頻直播間購買的阿迪達斯羽絨服其實是雪中飛代工産品,並&&“不如直接買雪中飛”。
記者在阿迪達斯京東自營旗艦店看到,店內的多款羽絨服吊牌圖片顯示,産品經銷商為阿迪達斯體育(中國)有限公司,製造廠名為江蘇雪中飛製衣有限公司。此外,記者還發現,店內一款價格近900元的短款寬鬆羽絨服填充鴨絨180g,絨子含量為80%,標注的廠商為嘉興廣越服裝有限公司。
阿迪達斯羽絨服吊牌。(圖片截自阿迪達斯京東自營店)
10月21日,阿迪達斯京東自營店客服工作人員向中國商報記者&&,店內産品是從品牌公司直接拿的貨,産地國內和國外都有,不固定在哪一個地方,具體以收到的貨物為準。
據了解,上述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填充物為鴨絨,蓬鬆度600+,絨子含量80%,售價為579元。而對比同一&&雪中飛官方旗艦店,店內一款售價519元的短款羽絨服蓬鬆度達到了680+,絨子含量為90%。相較之下,雪中飛的價格較低,但填充物各項指標更佳。
有網友認為,阿迪達斯品牌溢價明顯,消費者是在“花錢買標”,也有人反駁稱“蘋果不也是代工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阿迪達斯首次被曝光羽絨服代工,去年就有網友提出其由“雪中飛代工”一事。
零售獨立評論人馬崗向中國商報記者&&,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傾向於採用代工模式,這樣企業可以更聚焦品牌本身。很多合作的代工廠先經過驗廠後成為品牌的合作夥伴,也是嚴格按照品牌企業的要求、規範來進行生産。
運動品牌代工模式較為常見
實際上,代工模式是運動品牌控製成本、擴張規模的慣用策略。不僅是阿迪達斯,耐克、匡威、范斯、彪馬等眾多國際知名運動品牌也廣泛採用這一模式。
在産業鏈專業化分工的格局下,運動品牌運營商專注於品牌建設、營銷推廣及産品設計,而品牌將開發製造的環節交由專業製造商完成。
“事實上,製造側(工廠側)已通過自身能力升級,提升了柔性化與快速化反應能力,以能夠跟上品牌廠商們的要求。從企業角度來説,選擇自産還是代工,主要和自身戰略相關。代工模式讓品牌廠商能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以更輕的資産進行創業和開展業務。”馬崗&&。
阿迪達斯線下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運動品牌的代工需求也造就了代工廠的輝煌。以華利集團為例,作為全球運動鞋代工巨頭,其憑藉多家知名品牌的訂單,成為A股首家總市值近千億元的紡服公司。此外,裕元集團、豐泰企業等上市公司也深耕運動類製造領域,成為頭部製造廠商。
馬崗認為,對於知名度高的高端品牌而言,代工成本其實並不高,其溢價的主要原因在於品牌本身的定價策略,或者説消費品牌本身具備的社交價值,而這也是“名牌”能夠賣出高價的本質。
阿迪達斯發力中國市場
當下,對於阿迪達斯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10月,阿迪達斯CEO比約恩·古爾登(Bjoern Gulden)明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他稱“現在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産品有95%為‘中國製造’,在設計方面也逐步實現了中國原創。”
今年第二季度,阿迪達斯大中華區收入同比增長11%至7.98億歐元。從全球營收來看,大中華區佔比13.4%,僅次於歐洲、北美市場。
此前,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營收曾連續8個季度下滑。2023年,阿迪達斯全球營收達214.3億歐元,凈虧損7500萬歐元;2024年,該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全球營收增長至236.8億歐元。
大中華區對其業績增長推動顯著。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阿迪達斯品牌在大中華區實現營收18.27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阿迪達斯大中華區業績已連續9個季度保持增長態勢。
“目前中國市場業績約佔全球的15%,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古爾登稱,相較於歐洲運動市場飽和率較高的現狀,中國市場是一個可持續增長的市場,對阿迪達斯而言非常重要。(記者 王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