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智能手錶的設計初衷是方便家長隨時&&孩子。然而,其豐富的娛樂社交功能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孩子們使用時間越來越長,由此引發了一波“視力危機”。
隨着兒童智能手錶不斷更新換代,如今的功能已遠不止定位和打電話。為吸引消費者,商家在手錶中設計了多款可下載的App,涵蓋輔助學習類和游戲類。學生們使用手錶進行社交互動,發信息、用微信互相問候成了日常。不過,學生家長卻有不同看法,原本給孩子買手錶是為了定位和方便&&,可如今手錶功能越來越多,屏幕又小,擔心對孩子視力不好。
事實上,這種擔憂並非毫無根據。兒童智能手錶屏幕大小通常在4.5厘米左右,孩子低頭觀看時,眼睛與屏幕的距離往往只有10厘米左右,遠低於閱讀書本建議的30厘米以上安全距離。長時間觀看下,一些孩子出現了眼幹、畏光、頻繁眨眼等症狀。
天津醫院眼科主任郭玉峰解釋道,孩子看東西距離過近,睫狀肌會過度調節。長時間近距離的睫狀肌過度調節,首先會誘發視疲勞,孩子會出現眼脹、不舒服等症狀,甚至有的會出現頭痛。這種情況持續較長時間就會導致視物模糊,進而引發近視。
此外,兒童智能手錶屏幕發出的藍光對兒童視力影響較大,長時間觀看會導致藍光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影響視網膜黃斑區,從而增加發生黃斑變性的風險。因此,兒童在日常使用智能手錶時,使用一段時間後最好休息一會兒,以保護視力健康。(記者 周峰 王喆)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