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兩年前撤離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近期再度回歸。
作為成立於1984年的快時尚“老”品牌,Forever 21曾是不少消費者心中的平價潮流啟蒙者。但隨着快時尚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以及公司管理問題的不斷暴露,Forever 21風光不再,近十幾年來母公司兩次申請破産。此次回歸,Forever 21的勝算大嗎?
圖為青海西寧一家服裝店內,消費者正在選購服裝。(圖片由CNSPHOTO提供)
與新運營方合作回歸中國市場
“Forever 21回來了?”7月下旬,有上海地區消費者發現,已退出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近期正在上海地鐵內大規模投放廣告。
今年6月13日,Forever 21的品牌所有者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曾在官方公眾號宣布,公司已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全面升級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煥新出發。同日,Forever 21官宣入駐小紅書&&。
企查查顯示,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經營範圍包括辦公用品、傢具、工藝品、服裝服飾、鞋帽、針紡織品、日用百貨、化粧品、電子産品等,也包括商務信息諮詢、企業管理諮詢和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在該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溫州市煊達紡織品有限公司、上海欣有貿易商行則分別持股33%和32%。其中,前者的主營業務為紡織品、服裝批發、零售。
ABG公告顯示,作為Forever 21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被授權方,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將負責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産品生産、銷售與線上、線下渠道的市場營銷,品類涵蓋男裝、女裝、鞋履、休閒裝、內衣、包袋及配飾。
ABG&&,通過此次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的合作,Forever 21將加速其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煥新,以親民價格為消費者提供潮流服飾。Forever 21的線上店舖也將同時煥新,並計劃未來繼續布局線下零售渠道。
母公司兩次申請破産
在官宣回歸的社交媒體內容評論區,有多名消費者&&期待和歡迎,稱“我的青春回來了”。也有消費者&&困惑:“Forever 21在美國的總公司之前不是倒閉了嗎?”
事實上,早在2019年,還作為獨立公司運營的Forever 21就曾在過度擴張、門店規模過大、電商衝擊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申請過破産保護。2020年2月,ABG聯合西蒙地産、布魯克菲爾德資管以8100萬美元收購了Forever 21的知識産權及部分業務,並成立了SPARC集團對其繼續運營。
2025年1月,SPARC與JCPenney合併成立CatalystBrands,但僅僅到了3月,該公司就申請破産,負債達10億至100億美元。在美國境內,Forever 21的350家門店啟動清算,其國際業務及知識産權則由ABG保留。
中國方面,Forever 21的業務與母公司破産並無直接關聯,其在中國的運營主要基於品牌授權模式。然而,即便避開了母公司破産的衝擊,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依舊波折不斷。
早在2008年,Forever 21就已首次進駐中國市場,在江蘇常熟開設首店,但因選址偏離核心客群、品牌認知度不足,僅一年後便停止運營。2011年,品牌捲土重來,由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主導運營,負責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線下門店擴張與線上渠道布局。但隨着全球業績下滑,2017年起,Forever 21的中國市場開始收縮。2019年4月開始,品牌陸續關閉其中國官網、電商&&及剩餘線下門店,而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也於2023年7月因破産被登出。
2021年,Forever 21第三次嘗試回歸,運營方變更為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少量線下門店及天貓、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重啟業務。但此次回歸未能突破瓶頸,線上銷量平平,線下布局有限,其運營的品牌公眾號於2024年10月停更,門店也陸續關閉,第三次嘗試再度擱淺。
“老牌快時尚”還有機會嗎
1984年,韓國移民張東元夫婦在洛杉磯創立了Forever 21,主要面向15歲至30歲年輕時尚愛好者。品牌成立以來,一直以快速時尚、平價潮流作為核心定位,風格緊跟歐美時尚前沿趨勢,從街頭潮流到派對禮服,品類豐富且更新速度極快。
進入中國市場後,為更好迎合消費者審美,Forever 21曾在款式上增加了更多簡約、日常的設計,減少了過於誇張的歐美街頭風格元素。同時,在價格策略上,針對中國市場競爭情況,部分商品價格有所微調,但仍保持平價快時尚的定位。
不過,如今中國的快時尚市場早已今非昔比。Forever 21的再度回歸,或許也沒那麼輕鬆。一方面,Zara、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持續深耕,不斷優化供應鏈和數字化運營;另一方面,本土快時尚品牌如UR、熱風等也迅速崛起,憑藉對本土市場的深度理解和快速反應能力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
早年進入中國時,Forever 21曾以北京王府井2500平方米旗艦店、上海淮海路超3000平方米門店作為核心賣點,試圖通過“一站式潮流選購”場景吸引客流。與當時的競爭對手相比,偌大的門店和豐富的品類的確為其贏得了不少消費者。但近年來,OM(One Moment)、BF(Basement FG)、WM(W.Management)等本土倉儲式潮流服裝品牌同樣在以大店模式迅速滲透線下市場,並在下沉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中快速積累口碑,這也進一步擠壓了Forever 21作為傳統快時尚品牌的優勢。
此外,雖然不少消費者仍對Forever 21的回歸&&期待,但在多次退出與歸來的過程中,其品牌形象難免受損,如何重新塑造年輕、時尚、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而不是讓其淪為“時代眼淚”的符號,仍是對Forever 21的考驗。
不過,Forever 21也並非毫無機會。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合作,借助唯品會的供應鏈資源和下沉市場經驗,有望優化成本和拓展銷售渠道。業內人士認為,若Forever 21能利用社交&&精準定位年輕客群,通過網紅合作、話題營銷等方式強化品牌的潮流屬性,或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但要真正突出重圍,還需在産品設計、供應鏈優化、營銷策略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應對來自各方的激烈競爭。(記者 於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