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各式各樣的“降溫神器”需求大增。其中,宣稱“3秒降3℃”的冰巾,成為不少網友夏日旅行、演唱會和音樂節現場的“必備好物”。美團閃購數據顯示,7月以來,清涼濕巾的銷量同比增長140%,杭州銷量位居前列。另據天貓&&數據,冰巾今年異地下單成交同比翻了近14倍。
冰巾又叫“冰感降溫濕巾”“冰感小毛巾”“降溫冰涼巾”等,相較於普通濕巾,單片面積更大,並添加了薄荷清涼成分等。區別於傳統濕巾以白色為主,部分冰巾在配色上採用綠色、粉色、紫色等,憑藉高顏值成為降溫界的“時尚單品”。
“3秒降3℃”? 冰巾銷量井噴
“大家幫忙看下,陶喆杭州場還有啥要準備的?”最近,歌手陶喆即將在杭州開唱,搶到票的曉娜在社交&&上曬出了自己的“演唱會降溫清單”,其中就包括冰巾。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德佑、EcoWish、清風、小林制藥、花王等品牌均推出了相關冰巾産品。以德佑為例,其今年夏天剛剛推出的冰巾産品,已在電商&&上顯示“已售10萬+”,單日銷量突破千單。在淘寶&&德佑洗護旗艦店看到,該品牌旗下所售“冰感毛巾”有綠色“不焦綠”、紫色“絕絕紫”等多種包裝,其中單條裝9.2元,3條裝14.6元,宣稱“擦拭後最高可迅速降溫4.6℃”,可用於音樂節、戶外露營、騎行等場景。
據該旗艦店客服人員介紹,上述産品含有薄荷醇、乙醇等,主要冰感來自薄荷醇。“拆開後即可使用,冰感持續3小時左右,可通過噴水、灑水重復使用1次~2次,次數過多涼感會減弱,如環境濕度過高,持續時間會有所縮短。”
同樣主打“高顏值彩色風”的還有EcoWish。該品牌旗下單條裝“降溫冰涼巾”為9.9元,3條裝為16.9元,主打“0酒精”“3秒降3℃”等,共有淺綠色“沁爽薄荷”、粉色“粉霧莓莓”、深綠色“曠野綠松”三種包裝,産品中添加了乳酸薄荷酯、薄荷葉精油、薄荷腦等,顯示“已售7萬+”。
不同於上述品牌,清風、小林制藥等品牌的冰巾産品以傳統白色為主。其中,清風的60厘米大尺寸降溫濕巾,宣稱“可挂脖當毛巾,擦拭後迅速降溫3.5℃”,10片裝12.9元,一片約合1.29元。清風旗艦店客服人員稱該産品“快速降溫,沒有持續效果”。小林制藥也推出了長60厘米的加大版涼爽冰巾,4條裝售價36.25元,一條約9元,宣稱“挂在脖子上使用的情況下,皮膚表面溫度最多可降3℃”“在27℃室內,挂在脖子上可以清涼60分鐘”。不過,小林制藥旗艦店客服人員稱該産品為一次性産品,不能重復使用。
場景革新
從“單一功能”到“全域覆蓋”
至於冰巾的效果,網友們評價不一。
有人稱冰巾是“行走的空調”,既能降溫又能擦汗;也有人認為“用處不大”且會弄濕衣服。還有網友稱,“以前農村幹活的時候就是一條濕毛巾挂脖子上,異曲同工。”有網友&&,一場演唱會下來,一共用了三條冰巾。“剛接觸皮膚的時候確實挺涼快的,但畢竟是紙巾,復水兩三次後很容易破掉,涼感也不如剛開封時明顯了。”除冰巾外,還準備了小風扇、冰涼降溫貼、清涼噴霧等,花了將近100元。“對比來看,還是比較推薦冰巾。如果只是單純在演唱會現場或戶外音樂節用,一天下來用三四條,20元左右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戶外狂歡,冰巾品牌也紛紛出招,以期打入家庭和職場場景。比如米洛琪推出的一款冰巾産品就打上了“母嬰安全配方”的關鍵詞,金班尼的冰巾産品則標上了“兒童戶外防暑可用”。另外,還有不少品牌則主打“提神神器”“白領必備”等。
隨着消費者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冰巾行業也呈現出明顯的細分化趨勢。部分品牌積極推出“可降解”“無酒精”産品,如德佑的植物基冰巾採用玉米纖維材質,清風的“綠色環保系列”則強調“無化學添加”。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基本的功能性需求,而是追求能夠提升體驗感和舒適度的産品。品牌商針對特定場景推出降溫用品,正是對這種需求變化的響應。”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電商&&提供的便利性和廣泛的覆蓋面,讓小眾或新興産品更容易接觸到潛在消費者,另外社交媒體的傳播力進一步放大了這些産品的影響力,促使它們成為熱門話題和時尚潮流的一部分。(記者 楊伊琳 實習生 周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