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出差臨時需要用到的東西,選擇‘即時快送’比‘次日達’更有效率。”——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不只奶茶咖啡等,即時零售的戰火蔓延至餐飲之外,美粧品類也首當其衝。有不少消費者&&,“急用的時候會選擇‘閃購’,有時不看價格就下單了,因為最重要的是‘快’。”據了解,相比傳統化粧品店,即時零售做得比較好的是前置倉,其系統能根據即時零售做出對應的貨品調整,增加高頻、剛需、低客單品類。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細分賽道蘊藏着巨大的市場潛力。
現象:美粧即時零售連鎖正迅速擴張
近來,美粧即時零售很火。有消費者向記者透露,經常是臨時起意需要用到某物品才想到在&&上搜索,“竟然發現,‘附近一小時內’能免費配送,有些‘4.9元’就能起送,即時零售非常有吸引力。”
“一次差旅忘記帶卸粧液,上&&搜索平日用的品牌産品,結果發現有便宜的中小樣出售,就直接下單了。”年輕消費者小蔡&&,在價格比較有吸引力的情況下,會忍不住將其他有點興趣的小物品同時放進購物車,有種快速雲逛超市的樂趣。據了解,像小蔡這樣的年輕消費者很多,即時零售的戰火蔓延到了美粧領域。
相對傳統電商而言,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顯露更大的增長空間。據商務部研究院數據,預計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1萬億元,同比增長29%。2025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5%,到2030年突破2萬億元規模。
記者嘗試點開美團&&搜索關鍵詞“粉底液”,滿屏顯示“免費配送”“30~70分鐘內送達”的全球美粧集合店信息,比如TT、多巴胺、seeu喜宥、AB、QVQMi、得庫等,售賣單品品類包括粉底液、潔面乳、護膚小樣、口紅、香水等。
“相比傳統化粧品店,即時零售做得比較好的是前置倉。”美粧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這類前置倉的系統能根據即時零售做出對應的貨品調整,增加高頻、剛需、低客單品類。“與傳統化粧品店相比,美粧前置倉的人力、租金成本相對較低。”
記者留意到,以廣州越秀區為範圍,不少美粧即時零售連鎖店分佈在小區公寓等比較隱蔽的位置,對比起同地段普通商鋪而言,租金成本更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美團閃電倉開始孵化,截至去年10月,其閃電倉數量已超3萬家,覆蓋便利店、水果、美粧個護、寵物、日百服飾、酒飲、數碼家電、母嬰玩具、食材、鮮花等全品類。預計到2027年,美團閃電倉數量將超過10萬家,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分析:美粧前置倉前景未穩 用戶習慣仍需培養
儘管即時零售體量增長迅速,但市場對美粧前置倉仍存在觀望情緒。據化粧品報分析,即時零售的初衷是做傳統貨架電商難以滲透的品類,例如生鮮、飲料、一次性浴巾。相較於這些強時效性品類,化粧品並不具備基因優勢。從事化粧品行業超過10年的品牌部負責人高女士告訴記者,即時零售的購買場景就是解決即時需求,底層邏輯可以理解為“與用戶習慣同頻挖掘商機”。高女士透露,以大型連鎖商場的上架品牌為例,部分産品都可以在不同的美粧即時零售連鎖中買得到,但價格未必一定比常規渠道更便宜。“因為這種滿足臨時決定與需求的購買場景,就是希望通過單次的嘗試,培養用戶新的習慣,進而復購。”
在高女士看來,“便宜”的感覺一般是因為配送費便宜以及起送價低。顧客迫切需要買到某樣東西時,一般是不會特別去“比價”。高女士提醒,對於商家而言,在用戶習慣未被養成的前提下,美粧即時零售的供應鏈也有弱勢,低成本加盟的即時商家還需要留意隱性投入,如&&推流、夜間配送成本等。
“品質背書更強的大型連鎖經營,對産品來源和真偽更有保障。”時尚商業分析師小唐告訴記者,以屈臣氏為例,其正計劃通過社區店模式強化即時零售布局,這對現有的美粧即時零售前置倉肯定有不小衝擊。
在小唐看來,當&&間的價格戰走向平緩時,消費市場對即時零售狀態也會趨於理性,“完全不比價”的下單狀態也會有所改變。美粧品類需要在消費群體恢復理性之前,找到可持續增長的細分賽道。(記者 譚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