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品牌遇到中國藝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6 09:11:25
來源:國際商報

當國際品牌遇到中國藝術……

字體:

當國際品牌遇到中國藝術,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記者日前從Zara獲悉,中國藝術家林芳璐首度跨界時尚領域,與Zara呈現獨家合作系列。該系列涵蓋了女裝、男裝、童裝及家居用品等,將傳統工藝與當代美學相融合,把纖維藝術的語言轉化為全新的表達形式。

該合作系列在中國市場舉辦了首秀,並將同步登陸西班牙、英國、意大利、日本和韓國等國際市場進行發售。

作為中國藝術家,林芳璐的創作始終植根於中國雲南白族的傳統紡織工藝。她曾在大理周城村向世代傳承技藝的白族女性習得扎染、編織與結繩等繁複技法。過去十年中,她通過大大小小的纖維裝置藝術重新詮釋這些古老技法。此次合作系列中運用的自然原色、黑色與靛藍的色調,以及細膩的水彩印花圖案均由她親手繪作。

對此,愛特思(Inditex)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白晨銘&&:“此次Zara再次與中國青年才俊開展合作攜手將中國藝術家的獨特設計美學呈現給全球消費者。”

中國市場一直是愛特思集團的戰略市場。3月21日,Zara全新亞洲旗艦店在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區開業。“未來,愛特思和Zara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致力於創新零售體驗,緊跟並引領本地時尚潮流,積極為國內市場注入活力,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白晨銘説。

事實上,這並不是Zara與中國藝術家的首次“邂逅”。在Zara全新亞洲旗艦店在南京啟幕時,Zara就攜手中國當代藝術家JUJUWANG共同定制了藝術裝置《梅花印象》。該作品從中國古典名曲《梅花三弄》中汲取靈感,通過沉浸式的視覺場景與傳統音樂完美交融,為顧客帶來了一場國際時尚與本土文化的盛宴。

近年來,從傳統元素的運用到現代藝術的結合,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開始積極探索最能與中國消費者産生情感共鳴的表達方式,推出“中國特色”的産品是一個縮影。在此背景下,中國文化的韌性和表現力在全球範圍內愈加凸顯。

從2019年首次與中國設計師陳安琪合作,2022年設立全球首個由中國設計團隊組成的“中國設計中心”,專門為中國消費者設計和生産産品,到2023年與中國藝術家楊婉合作推出中國新年系列,展現本土美學設計,再到2024年,H&M宣布與上海時裝周合作推出中國設計師系列,支持年輕的中國時尚人才……近年來,與中國設計師合作已成為H&M持續加碼本土化的重要舉措。H&M集團零售大中華區總裁司懿德&&,未來,H&M期待與富有創意的本土設計人才合作,共同拓展時尚産業的可能性,為中國新生代時尚力量帶來更多關注與支持,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進一步深化本土化戰略。

在今年4月初舉辦的上海時裝周壓軸之夜,耐克以一場名為“Victory Lap——領跑之秀”的大秀亮相。其間,4位中國本土設計師的加盟尤為引人關注。作為本土創意文化的支持者,通過不斷與中國本土設計師合作,耐克正有效提升品牌在地化認同感,通過“創意加速器”計劃已累計孵化超過30個本土設計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國際品牌與中國藝術家、設計師的合作,本質上是對中國龐大消費市場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雙重重視。隨着中國消費者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日益增強,國際品牌通過融入中國元素、與本土創意人才合作,既能精準觸達目標消費群體,降低文化隔閡帶來的營銷阻力,又能借助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品牌內涵與差異化競爭力。這種合作不僅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時尚領域的傳播,也為國際品牌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未來,隨着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國際品牌與中國藝術、設計領域的合作將更加頻繁與深入。(記者 孟妮)

【糾錯】 【責任編輯:柳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