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年報預告窗口期開啟,國內皮鞋行業整體成績不佳。在頭部企業中,紅蜻蜓由盈轉虧,奧康、中胤、哈森等則延續了去年的虧損態勢。
頭部企業集體失速,標誌着傳統皮鞋行業的轉型調整已進入深水區。
圖為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家商場內,消費者正在選購皮鞋。(圖片由CNSPHOTO提供)
業績呈現下滑趨勢
從幾大皮鞋行業A股上市公司近期陸續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2024年,皮鞋行業整體呈現下滑趨勢,昔日的“皮鞋巨頭”們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市場挑戰。
在幾家公司中,虧損數額較高的是奧康國際,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2.2億元。而虧損幅度同比大幅增加的企業是哈森股份,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9500萬元至1.2億元,2023年,其虧損金額為533.08萬元。
天創時尚、中胤時尚也均延續虧損態勢。其中,天創時尚2024年預計實現營收10億元至12億元,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7800萬元至1.1億元,中胤時尚則預計虧損2900萬元至3900萬元。
此外,2023年剛剛實現扭虧的紅蜻蜓,2024年或將再度由盈轉虧,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4300萬元至6500萬元。
對於預計業績下滑,多家企業認為,原因與市場需求和競爭格局變化密切相關。例如,紅蜻蜓認為,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經營性虧損,與消費者皮鞋穿着場景減少的趨勢變化有關,也與外部消費環境變化及線上競爭加劇等因素有關。
奧康國際&&,受市場環境以及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主要係公司直營店舖及團購銷售下降,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減少、毛利減少。
哈森股份稱,受市場環境及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鞋類業務店舖數量減少、營業收入減少,毛利率下降、毛利減少,同時計提的資産減值損失增加等,因而報告期內業績出現虧損。
皮鞋企業轉型不易
面對業績下滑的困境,皮鞋企業紛紛採取措施進行調整和轉型。
奧康國際前董事長王振滔曾&&,近年來,休閒鞋市場蓬勃發展,公司作為皮鞋領域的企業,正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探索轉型升級之路。202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奧康繼續在研發創新、材料精選和工藝上不斷提升,深化“更舒適”男士皮鞋專家定位。同時,奧康國際正在不斷提升公司數字化與科技化含量,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驅動”打造“智能生産”。此外,公司還與京東秒送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開啟鞋履行業即時零售戰略布局。
紅蜻蜓則希望借助熱門的輕戶外賽道,謀求第二增長曲線。2023年,紅蜻蜓開始在小白鞋、板鞋、老爹鞋以及輕運動輕戶外産品上大量投入研發設計及營銷資源,希望逐步改變消費者對“紅蜻蜓是皮鞋品牌”的固有印象。2024年8月,紅蜻蜓創立的輕戶外生活方式品牌RDF首店正式在上海落地。
然而,皮鞋企業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紅蜻蜓雖然在産品創新方面有所動作,但面對安踏、李寧等業已在戶外運動市場佔據較大份額的品牌,仍需直面激烈的競爭壓力。
還有一些“真皮鞋王”選擇了“跳槽”。去年12月,奧康國際時任董事長王振滔、時任董事兼總裁王進權申請辭職,此後,公司或將跨界芯片行業。同月,哈森股份也宣布正在籌劃收購消費電子領域企業股權及擬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事宜。
鞋履市場格局生變
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皮鞋近些年確實愈發“賣不動”了。中國皮革協會和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中輕皮革景氣指數”顯示,自2024年年初至2024年11月,皮革主營業務收入景氣指數始終處於趨冷區間,皮革資産景氣指數除5月暫時回歸至穩定區間外,其他月份也處於趨冷區間。
在消費端,年輕消費者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鞋履市場的格局。運動零售運營商滔搏去年12月發布的《中國泛年輕人群運動消費白皮書》顯示,運動鞋對於年輕人來説,已不僅僅是運動時的裝備,還代表着一種健康自在的生活方式。在其調研的年輕消費群體中,37.2%的人擁有5至10雙運動鞋。此外,洞洞鞋、勃肯鞋等致力於“解放雙腳”的鞋履近年來也愈發受到年輕消費者喜愛。
在電商渠道的運營商,傳統皮鞋企業同樣面臨數字化轉型的挑戰。一方面,皮鞋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線上店舖的搭建、運營和推廣;另一方面,線上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對産品信息的獲取和服務體驗要求更高。但從現狀來看,多數傳統皮鞋企業在適應這些變化的過程中仍顯得相對遲緩,難以彌補線下市場萎縮帶來的損失。
不過,皮鞋行業並非毫無轉機。有業內人士認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或將為傳統皮鞋行業注入個性化定制的新活力,提升鞋履産品的附加值。此外,消費者對於品質和環保的關注度日益提高,通過打造高品質、環保可持續的産品,傳統皮鞋企業同樣有機會重新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通過積極轉型和調整,昔日的“鞋王”們仍有望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找到發展機遇,實現業績回升。(記者 於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