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以“視聽潮涌 文藝生輝”為主題,為期兩天的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北京開幕。
微短劇等多類型精品項目發布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開幕式上,“2025‘北京大視聽’網絡視聽精品項目”片單重磅發布。片單共集結80部精品力作,分為“傳薪火長賡”“見文明長河”“品煙火長情”“赴山水長卷”“執正義長鋒”“賞多元長韻”六大篇章,涵蓋網絡劇、網絡電影、微短劇、網絡綜藝等多種類型。
“傳薪火長賡”篇章以熱血敘事開掘革命歷史縱深,包括《尋找李順章》《馬背搖籃》《怒刺》《信仰的足跡——北京紅色記憶》等作品;“見文明長河”篇章力求講述時代之變、中國之進,包括《資治通鑒(第一季、第二季)》《中華史記》《扎西特別得樂》等作品;“品煙火長情”篇章以平凡奮鬥傳遞溫暖治愈力量,包括《你一定要幸福呀》《萌萌噠一家》《種地吧3》等作品;“赴山水長卷”篇章以文旅融合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包括《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我的歸途有風2》《跟着科學家去旅行 第二季》等作品;“執正義長鋒”篇章以現實觀照叩擊時代關切命題,包括《婚姻急診室》《邊界》《聽,花開的聲音》等作品;“賞多元長韻”篇章以豐富類型構築文藝精品高峰,包括《唐朝詭事錄之長安》《異人之下之陳朵篇》《靈魂擺渡·十年》等作品。
這些精品項目承載着時代的厚重命題,也寄託着人民的美好期待。其中,《尋找李順章》《漂洋過海來送你》《怒刺》《馬背搖籃》《貝家花園的秘密》《山海經》等重點作品主創人員共同手持象徵創作開端的場記板,在開幕式上進行重磅推介。
239部精品微短劇入圍復賽
為推動微短劇內容提質、探索“微短劇+”跨界融合路徑,北京市廣電局還在現場發布了北京大視聽“追光計劃”國際微短劇大賽的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大賽設置了繪時代盛景、傳中華文化、映人間煙火、探科技奇境、品京韻風華、展文旅新潮等十二大主題賽道。大賽啟動以來,共徵集作品1070部,經過初評,已有包括138部“好作品”和101部“好故事”在內的239部精品項目成功入圍復賽。來自大賽評審主席團的專業評審們現場&&,微短劇正迎來“文學性和戲劇性的回歸”,期待大賽能在精品化、敘事模式和“人機共創”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開幕式還聚焦行業趨勢,發布《2024北京微短劇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微短劇産值規模約佔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二,位居首位,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
大會觀點
“橫屏豎屏”各得其所 長短視頻非零和博弈
本屆大會着力打造視聽藝術價值引領&&、産業融合生態聚合&&、視聽技術賦能創作&&。大會期間共計舉辦6場主題研討、創作者之夜、網絡視聽藝術大會打卡等多元活動,議題覆蓋網絡綜藝、網絡劇、微短劇、新大眾文藝等行業熱點,旨在推動網絡視聽文藝提質升級,培育扶持文藝精品,發掘鼓勵優秀網絡文藝人才,為“北京大視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開幕式現場的主旨演講中,各大&&負責人分享了各自的內容戰略與破局之道。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認為,行業在經歷微短劇這條“鲇魚”攪動後,正進入“橫豎各得其所”的新常態。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則提出,長短視頻並非零和博弈,而是協同共生的新生態,行業正“從流量向人心回歸”。虎鯨文娛集團優酷副總裁、總編輯張麗娜&&,優酷將以精品照亮行業長期價值,用技術創新推動工業化,並攜中國故事“奔涌入海”。(北京日報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