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穿越時空 讓敦煌文化在音樂話劇中全新綻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8 16:43:01
來源:新華社

田沁鑫:穿越時空 讓敦煌文化在音樂話劇中全新綻放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孫蕾)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從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中汲取創作靈感的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於12月7日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進行首演。日前,該劇編劇、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和主演張藝興率全體主創和演員精彩亮相,併發布該劇推廣曲。田沁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是她藝術生涯中的一次全新挑戰。

  “在創作過程中,如何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激勵我們主創團隊的精神力量。”田沁鑫説,“今年5月主創團隊前往敦煌采風,行走在古老敦煌的土地上,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敦煌文化,我內心深處産生了一種深刻的感動。”

  受到母親的熏陶,敦煌藝術的美妙和深遠的影響一直讓田沁鑫心懷崇敬和熱愛。當她看到有些壁畫和造像已經斑駁,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她就想用數字化的方式將它們傳承下來,讓更多人能夠看到中國早期的繪畫藝術和璀璨文明。

  “做話劇將近30年,每一次創作都是傾其心力,這一次我帶領國家話劇院走出大劇場,走出我們熟悉的舒適區,來到國家速滑館這樣一個全新的環境,是傳統話劇表現方式的一次重要突破。”田沁鑫説,《受到召喚·敦煌》採用了話劇和音樂、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等多領域的跨界融合,綜合運用二維動畫、3D特效和AI技術等數字技術呈現璀璨瑰麗的敦煌文化。

  田沁鑫認為,科技和藝術的深度融合將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藝術創作的常態,也是藝術家們需要儲備的能力。主創團隊在數字敦煌的製作上不斷打磨,希望能夠呈現初唐或盛唐時期敦煌壁畫那種精美和色彩斑斕的形象。在舞&空間呈現上,該劇採用即時拍攝、即時電影等表現手法,營造了電影質感、未來質感的戲劇舞&,表現了主創團隊藝術探索的追求和勇於嘗試的精神。

  在故事的架構上,該劇以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長常書鴻為原型,講述了從法國到敦煌,兩個時空兩代青年奇妙交錯的人物故事。“在前期與國家文物局進行策劃的時候,我被常書鴻先生堅守大漠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動。”田沁鑫説,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常書鴻在法國受到敦煌藝術的震撼,毅然回到中國,幾經輾轉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創立了敦煌研究院,他的故事激勵着許多後來者前往敦煌默默守護,本劇也是對常書鴻精神的一種致敬。

  在主創團隊中,該劇亮點之一是啟用大量年輕演員,他們不僅擁有敢於嘗試和勇於突破的特質,而且能夠從當代年輕人的視角出發,為這部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和創造力,為敦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排練的時候我也會被他們的活力所感染,甚至能帶給我一些驚喜。”田沁鑫笑言,希望用青年的力量讓敦煌文化年輕起來,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中華文明的悠久傳承和生命能量,“把歷經滄桑的中華文明瑰寶守護好是時代對我們的召喚”。

  視頻資料來源:中國國家話劇院

【糾錯】 【責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