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曲雪梅: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 探索中國能源轉型之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7 15:12:21
來源:新華網

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曲雪梅: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 探索中國能源轉型之路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17日電(石海平)未來五年,將是以新能源和智能化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十分關鍵的攻堅期,以低價同質化競爭為代表的“內卷式”競爭行為正越來越受到抵制。

如何更好地推動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10月16日,殼牌中國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第五屆“賦能進步·共話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合作論壇。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曲雪梅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在殼牌集團“共同賦能進步”使命的指導下,殼牌中國一直專注於“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的業務戰略,致力於連接能源與人,以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記者觀察到,殼牌“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的戰略路徑,為反“內卷式”競爭提供了新思路,也為中國能源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樣本,更從跨國企業視角為中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新洞見。 

圖為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曲雪梅在第五屆“賦能進步·共話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合作論壇上致辭。

中國地位: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支點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促進有效能源轉型2025》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在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中佔比近40%,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

在曲雪梅看來,中國約佔全球總能源需求的25%,且未來十年將保持強勁增長;中國是清潔技術供應鏈的領導者,在工業和交通行業電氣化以及電力行業脫碳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的創新和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重塑各行業並創造新的生態系統。“這些中國獨有的優勢對於殼牌集團實現到2035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能源公司的願景至關重要。”

殼牌在中國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一直積極地推進能源與人們的連接。“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的業務逐步發展,如今在中國直接或間接地為多達幾百萬人提供石油和天然氣産品以及其他能源解決方案。”作為殼牌中國的百年來第二位女性集團主席,她列舉了殼牌在中國的多維布局:

在出行領域,殼牌運營約3000座零售與出行服務站、超40000個公共充電終端(佔殼牌全球充電終端半數以上),服務4500萬用戶;  

圖為殼牌零售與出行服務站。

更清潔的能源供應方面,殼牌與中石油合作的長北天然氣項目累計産量突破600億立方米,2024年産量相當於北京市全年供氣量的12%;  

圖為長北天然氣項目。

在低碳業務領域,殼牌是最早參與中國碳排放交易的外資公司之一。殼牌中國與廣東省政府和中海油共同開展大亞灣千萬噸級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的聯合研究。  

殼牌潤滑油連續18年位居全球潤滑油市場首位,在中國也是深受客戶和消費者喜愛的國際潤滑油品牌,為客戶提供3000多種潤滑油液類産品,涵蓋乘用車、商用卡車及各種工業設備。

圖為殼牌潤滑油産品。

“我們十分重視中國市場,也對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曲雪梅強調。  

應對“內卷”:雙碳目標下的戰略協同

如今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煉塔林立,管廊如織。總投資479.6億元的中海殼牌三期項目正在大亞灣畔這裡抓緊建設中。

據曲雪梅介紹,中海殼牌化工項目自2006年運營以來,單位産品碳排放降幅達23.5%。三期項目建成後將新增産能160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每年將生産32萬噸高性能化工品,“(三期擴建安裝)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圖為中海殼牌化工項目。

隨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殼牌認為,世界需要在轉向低碳能源的同時保持安全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而殼牌將繼續專注於“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的戰略,致力於到2050年成為凈零排放的能源企業。

在曲雪梅看來,在中國,殼牌所認可的全球戰略與中國“先立後破”的能源轉型思路不謀而合。

“我們希望捕捉能源轉型帶來的增長。”曲雪梅&&,殼牌中國將發揮在出行及零售、潤滑油、化工和煉化産品、一體化天然氣四大業務的優勢以及全球領先的液化天然氣和石油産品貿易能力,滿足中國在能源轉型和實現“30-60”雙碳目標中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

在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方面,殼牌充電在中國運營着超過40000個充電終端,服務超400萬名會員顧客,覆蓋42個城市,為顧客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不僅如此,殼牌全球最大的充電站就坐落在深圳寶安機場附近;

圖為殼牌深圳機場充電站。

在專業産品方面,專為新能源汽車打造的Shell EV-Plus(殼牌E蔚湃™)産品線,涵蓋了變速箱油、冷卻液、制動液、熱管理液等關鍵産品,在潤滑、散熱冷卻、高低溫性能、抗磨承載特性等方面表現優異。

在工業碳減排方面,殼牌脫碳與能效優化解決方案(DEMaaS)提供能源管理服務,幫助工業客戶降低生産成本和碳排放量。已為客戶識別了每年53,286噸二氧化碳的碳減排機會,並幫助客戶從2021年至今實現了年均16385噸的碳減排和每年超過250萬美元的能源成本節約。

唯有打破行業邊界,才能終結“內卷”。曲雪梅説,殼牌看到中國能源轉型所帶來的眾多機遇,也期待未來為更多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攜手各界“共同賦能進步”,為中國的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達成貢獻力量。

創新引擎:中國技術反哺全球市場

曲雪梅將中國定位為“殼牌新技術和應用的創新工場”。殼牌上海技術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14年,殼牌上海技術中心成立,是中國潤滑油標準合作項目中唯一一家國際石油公司研發中心。該中心專注於産品開發、産品應用、技術服務、技術培訓、路試服務、與主機廠及高校研究所等開展合作研發項目。

圖為殼牌上海技術中心實驗室。

該技術中心研發的基於獨有天然氣制油技術的單項浸沒式冷卻液,可幫助數據中心客戶CPU性能提升多達40%,電力消耗減少可達48%。

在出行服務領域,殼牌電動汽車充電業務正在中國快速發展。殼牌充電與比亞迪、吉利、小米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企業達成了&&互聯互通充電合作,為私家車車主提供便捷可靠、賓至如歸的充電服務。與此同時,殼牌也正在利用所擁有的全球零售與出行服務網絡的獨特優勢,助力中國電動汽車製造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汽車電動化速度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曲雪梅相信,殼牌在中國充電業務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專業能力,也將成為殼牌集團全球充電業務發展的有力支持。

據介紹,殼牌通過開發滿足業務和客戶當今需求的差異化解決方案、與領先的中國主機廠一起創新以迎接和引領未來趨勢、在中國開拓經過充分研究的技術並應用於全球業務,使殼牌其他市場受益並幫助中國客戶在海外發展業務。

同時,殼牌作為中國國有石油公司的技術和商業合作夥伴,在中國和全球有諸多合作項目。曲雪梅説,殼牌通過合作共贏,相互支持國有石油公司在中國和全球發展和交付更多能源業務。

“為促進殼牌的創新和能源轉型,我們投資中國服務全球,投資現在展望未來。”曲雪梅説,殼牌中國希望通過與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合作,將中國能源轉型、先進清潔技術創新和供應鏈方面優勢帶向殼牌全球。

當每一立方米天然氣排放更少、每一次充電體驗更優、每一滴潤滑油壽命更長,殼牌“以更少的排放創造更多價值”便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破除“內卷”的實幹答卷。

站在“十四五”與“十五五”的歷史交匯點,中國已攀上創新能級的新高峰。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如殼牌這般,正深深扎根於中國沸騰的土壤,憑藉中國不斷增長的龐大能源市場、供應鏈和技術進步,融入中國反哺世界——這不僅是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更是共同應對全球風險挑戰。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