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Hi-MO X10三防組件獲全球首個權威檢測證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8 17:32:18
來源:新華網

隆基Hi-MO X10三防組件獲全球首個權威檢測證書

字體:

9月26日,隆基綠能(以下簡稱“隆基”)在西安召開Hi-MO X10三防組件實證發布會。經國家太陽能光伏産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CPVT)權威檢測,隆基Hi-MO X10三防組件成為全球首款官方認可的“三防組件”。

此次發布會首次集結權威專家、組件廠家、終端業主三大陣營同&,通過國家太陽能光伏産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CPVT)、德國萊茵TÜV集團(以下簡稱“TÜV萊茵”)、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鑒衡”)的聯合實證,隆基全球實證&&的首次公開,以及近十位真實業主的現身説法,共同為光伏組件的真實價值評估樹立了全新標杆。

全球首個!Hi-MO X10“三防”組件功能獲權威檢測

CPVT通過嚴苛的實驗室測試與戶外實證相結合的方式,對隆基Hi-MO X10的“防起火、防遮擋、防積灰”三大核心性能進行了系統性驗證。

綜合結果指出,隆基Hi-MO X10三防組件在抑制熱斑溫升、降低遮擋功率損失以及抵抗積灰影響三個維度上,性能均顯著優於TOPCon組件。

實驗室數據顯示,在1000W/m²輻照下,“三防組件”的熱斑穩定溫度比TOPCon組件低約72℃。

在防遮擋測試中,部分遮擋(如50%遮擋單塊電池)情況下,“三防組件”的平均功率損失為10.15%,低於TOPCon 組件的36.48%。

在戶外模擬真實遮擋環境下,“三防組件”表現出卓越的發電優勢。在模擬女兒墻遮擋的場景中,其單瓦發電量比TOPCon組件高出2.53% ;在模擬樹葉遮擋的場景下,其單瓦發電量高於TOPCon組件47.12% 。

在模擬容易積灰的5°小傾角安裝條件下,“三防組件”的單瓦發電量比TOPCon組件高出2.28% 。這得益於其獨特的防積灰邊框設計,能有效減少灰塵附着帶來的發電損失 。此外,測試還發現,憑藉隆基“三防組件”優異的低溫度系數特性,“三防組件”的平均工作溫度比TOPCon組件低約1.5℃,進一步提升了發電效率。

這些基於多場景、可復現的測試,為Hi-MO X10“三防”性能的有效性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數據支撐。

三大權威機構共證BC技術優勢

CPVT、TÜV萊茵、鑒衡三大權威機構分別從安全性、全場景發電收益等不同維度,對以Hi-MO X10為代表的BC技術組件進行了獨立、嚴謹且全面的測評。

綜合結果表明,遮擋場景下,BC技術全面勝出,在安全性和發電性能上擁有壓倒性優勢;全場景發電能力上,不論實驗室測試還是戶外實證,不論何種輻照度亦或全天任意時段,BC組件均保持綜合領先,穩定超越TOPCon組件。

TÜV萊茵指出:在場地環境因素中,陰影遮擋和灰塵污染是造成發電量損失的主要元兇。通過對市場三大技術路線(PERC、TOPCon、BC)進行遮擋測試及熱斑風險的橫向測評,結果顯示,BC技術路線産品的熱點溫度僅為54.6℃,遠低於PERC的155.8℃和TOPCon的166.2℃所帶來的高風險。

隆基的HPBC 2.0産品,在單點、多點、長/短邊及斜對角等多種最典型的遮擋場景下,功率輸出優於其他常規技術組件。 

BC技術不僅更加安全,其功率輸出也優於其他技術路線。鑒衡在其位於海南三亞的實證基地上,對比了不同安裝條件下HPBC 2.0組件和TOPCon組件的發電能力表現,設立了靜態遮擋陣列和未遮擋陣列。在整個實證周期內,HPBC 2.0組件在靜態遮擋的情況下比TOPCon組件的單瓦發電量高50.92%。

在發電收益這個核心價值上,鑒衡提供了更全面的全場景、多維度實證測試數據。

比如從輻照度來看,無遮擋工況下HPBC 2.0組件在輻照度900W/m²~1000W/m²時,對比TOPCon組件單瓦發電增益最高,達到2.36%;靜態遮擋工況下,在輻照度700W/m²~800W/m²時增益最大,達到52.12%。

在不同典型天氣條件下,HPBC 2.0組件仍能保持高於TOPCon組件的穩定發電量。陰天無遮擋時,HPBC 2.0組件單瓦發電量增益1.96%。其中,在16 ~17時增益最大,為4.42%。陰天靜態遮擋時,HPBC 2.0組件在11~12時增益最大,為58.27%。晴天無遮擋時,HPBC 2.0組件單瓦發電量增益3.08%。其中,在16~17時增益最大,為7.86%。晴天靜態遮擋時,HPBC 2.0組件在17~18時增益最大,為66.54%。

為了驗證組件在真實世界多樣化氣候環境下的發電性能表現,CPVT也在其兩大典型戶外實證基地對HPBC 2.0組件和TOPCon組件進行了對比測試。這兩個基地分別位於寧夏銀川,代表了乾旱、強紫外線、大陸性氣候;以及山東煙&,代表了高濕、高鹽霧的海上環境。

銀川實證數據顯示,HPBC 2.0組件的單瓦發電量相較於TOPCon組件的相對增益保持在1.42%,最高可達1.53%。進一步分析發現,這種優勢在特定條件下更為突出,在高輻照度(>1100W/m²)區間,發電增益達到最高的2.22% ;而在上午11-12點的峰值發電時段,增益同樣高達2.23%。

在環境更為嚴苛的煙&&上實證測試中,結果同樣表明HPBC 2.0組件性能更優,單瓦發電量相對增益保持在1.94%,最高可達2.67%,且組件平均工作溫度比TOPCon低1.31°C 。在高輻照(>1100W/m²)條件下,其發電增益更是高達2.50% ;在上午10 -11點,增益達到最高2.20%,充分驗證了其在極端環境下的高可靠性與卓越發電能力。

專家+廠家+業主三重實證,開創組件價值評估新範式

隆基本次也首次向外界公開了其龐大的全球實證&&,宣布隆基已構建起廠家自有、第三方合作及客戶端三維一體的實證電站網絡。

目前,僅客戶端實證電站,就已在內蒙古、山東、湖南、廣東等省份布局了20例。第三方機構合作實證電站3例,隆基自有實證電站4例。這些遍佈不同氣候區、不同應用場景的電站,通過“隆基全球實證&&”和“分佈式光伏實證電站監控&&”進行數據採集與分析。&&數據顯示,在全國各地的所有實證項目中,HPBC 2.0的發電增益均明顯高於TOPCon。

隆基全球實證&&的首次公開,其意義遠不止於展示數據。它標誌着行業領先企業正從依賴單一、靜態的産品測試報告,轉向構建一個動態、透明、大規模的真實世界數據生態。更重要的是,它向全行業和所有客戶開放了一個觀察産品長期表現的窗口,這對於建立客戶信任、推動行業技術驗證體系的升級均具有開創性意義。

數據終究要服務於客戶價值。發布會現場還邀請了近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真實業主分享他們的故事。安宇光伏能源集團總經理張明貴在其主題分享中&&:在品牌眾多、産品同質化現狀下,下游安裝商及終端業主已然更加理性,這就意味着會更加信賴實證數據,市場也由低價競爭轉為了價值競爭。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産品展示櫃”和 “決策工具”。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更好的對比、測試和驗證。山東德州實證電站的實測中,也得出了“X10較常規組件單瓦發電增益2.49%,單位面積7.22%的更高發電增益”結論。

浙江來日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柳海峰,以浙江周慶藥品包裝有限公司1.049MW電站項目為例,分享了他在飽受普通組件性能衰減、易發熱和隱裂等問題困擾後,最終為該項目選定了Hi-MO X10三防組件。電站並網後首月,理論日均發電量為2920度,實際日均發電量高達4654.64度,超出理論值59%。其最高日發電量更是達到了6160度,遠超預期。

杭州益欣新能源總經理張衛鳳、分享了其“中泰深冷”4.2MW工商業項目案例。

從山東到上海,從聊城到杭州,多個權威實證電站與工商業應用場景的共同驗證,已清晰地勾勒出Hi-MO X10的卓越價值。 

從比拼參數到實證價值,隆基樹立行業新標杆

過去在光伏行業缺乏統一可信的評判標準。為此,隆基開創了“專家實證、廠家實證、業主實證”三位一體的全新價值驗證範式,通過權威機構的科學標定、廠家自身的全球數據積累以及終端用戶的真實體驗反饋,形成了一條完整、閉環的證據鏈,為行業樹立了透明、可信的新標杆。

這不僅為行業內外判斷組件真實價值提供了可信賴的參照,更推動了行業評價體系從單純比拼功率和價格,轉向聚焦真實收益和可持續的長期價值。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