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億方奔涌 天府糧倉“氣”象萬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5 14:48:21
來源:新華網

7000億方奔涌 天府糧倉“氣”象萬千

字體:

9月22日,資201井發出的氣流聲沉穩有力,來自地下4600米的頁巖氣源源不斷地進入管道,奔涌向前。

2年多前,當這口井噴出73.88萬立方米的測試産量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叩開了四川盆地古老地層的頁巖氣“寶庫之門”。我國超深層頁巖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如今,在資201井西北一側,資202井正在進行排採。西南油氣田頁巖氣研究院規劃與資源評價研究所副所長羅超時刻關注着排採動態,持續向好的數據預示着這口新井的未來同樣值得期待。

西南油氣田牢記使命,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累計生産天然氣突破7000億立方米,標誌着西南地區已形成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為國家能源結構優化和區域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能源熱土上的“壓艙之石”

8月28日,四川省威遠縣新場鎮,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威204井中心站員工唐洪燕照例前往威201井巡檢。他仔細排查着井站的每一處設備與管線,眼神犀利,腳步堅定。井站不遠處就是紅村,艱苦奮鬥的精神始終激勵着他恪守崗位、一絲不茍。

60年前,四川石油會戰就在這裡打響。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裏,川油人披星戴月、戰天鬥地,憑藉“人拉肩扛”的堅韌意志和“為國爭氣”的堅定信念,發現了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整裝氣田——威遠氣田,為我國油氣工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增長點。

“尋油找氣”的使命猶如一顆種子,從此深深扎根在一代代川油人心中。在之後的歲月裏,這份職責不斷滋養、激勵着川油人向更深、更複雜的地層進軍。西南油氣田以敢闖深地、敢破極限的鬥志,在四川盆地大力勘探開發天然氣,不斷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從龍王廟組氣藏橫空出世,累計産氣量突破900億立方米,到盆地31套地層實現立體開發、多點開花,常規氣展現出磅礡氣勢;從發現我國第一口頁巖氣井,到建成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生産基地,累計産氣量突破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開啟騰飛新篇;從緻密氣開發於“千層餅”裏摳“藍金”,到日産氣量突破1500萬立方米,曾經的“邊際資源”躍升為“上産主力”……常規氣、頁巖氣、緻密氣三大領域齊頭並進,四大百億氣田強勢出圈,西南油氣田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使天府糧倉“氣”象萬千。

“連續多年保持天然氣儲量和産量高速增長,極其不易。”西南油氣田油氣田開發首席專家文紹牧説。

作為一線採氣工,唐洪燕深有同感。他真切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自己和企業同頻成長。在他心中,“紅村”精神依舊滾燙;在他眼前,新時代的油氣田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當前,西南油氣田正處於向高質量上産500億立方米年度目標發起衝刺的關鍵時期。一份“天然氣産量、川渝地區銷量、投産井數量分別同比增幅達13%、8.4%、16%”的半年成績單,展現出全員跳起摸高、使命必達的底氣與信心,立志讓“壓艙石”地位更加穩固。

能源賽道上的“數字印記”

8月7日晚,第12屆世界運動會主火炬在成都秦皇湖畔點燃,聖火輝映天府夜空。在璀璨光芒的背後,是一條橫貫西南、綿延7萬公里的“能源動脈”,保障着每一立方米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守護這條“能源動脈”的是西南油氣田創新打造的“世運會智慧燃氣綜合保障&&”。

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深藍基調的保供圖清晰呈現。130多個監測點如同神經末梢般實時跳動,壓力、流量等關鍵數據每秒更新。&&猶如一顆強大的大腦,深度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和AI算法,實現了從上游氣田到末端火炬塔的“全鏈條透視”和智能調度。

西南油氣田華油公司生産運行部主任劉程瑋站在大屏前,臉上寫滿自豪:“我們用智慧護航世運會,為這場國際盛會留下了專屬石油人的數字印記與責任擔當。”

西南油氣田全力推進“數智中國石油”建設,將數字化、智能化與管理深度融合,創新構建了“OKR-TB”數字化目標管理新模式,累計為油氣田的上産目標拆解出5589項具體任務,任務對齊準確率大幅提升;推廣無紙化會議督辦,會議平均時長縮短40%,決策效率提升50%。

管理指令“坐上高速列車”,直達執行末梢,驅動生産一線的數字化脈搏愈發強勁。

在西南油氣田川東北氣礦鐵山坡氣田,特高含硫天然氣在管道中有序流動,監測數據實時變化,反映着現場腐蝕控制效果的細微波動。這一切,都被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天然氣研究院腐蝕與防護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徐磊“看”在眼裏。

為解決高含硫氣田腐蝕控制難題,徐磊運用團隊自主開發的腐蝕智能管控&&,遠程精準掌握高含硫環境下的設備腐蝕動態,提前預警腐蝕異常。依託&&形成的高含硫氣田腐蝕地圖,可實現對445座站場、375公里管道的全域智能化運行管理,為油氣田安全高效生産提供更加科學的預防性維護支撐。

徐磊坦言,數字化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研究院與生産現場的協同聯動,加速了産學研用融合,為高效破解生産難題節省了寶貴時間。

在西南油氣田,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當智慧管理成為高效決策的“超級大腦”,當數字印記深深烙入生産流程,因創新省下的每一秒,都成為西南油氣田在能源賽道上加速奔跑的強勁動力。

能源圖譜上的“綠色擔當”

7月24日,在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的調研現場,一場關於“醇香”與“綠能”的對話正在進行。西南油氣田技術團隊與酒廠負責人深入探討着生物天然氣循環利用項目的細節。這是西南油氣田以主動之姿推動戰略轉型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西南油氣田加速在新能源領域排兵布陣,實現油氣與新能源雙軌並行、比翼齊飛。油氣田深挖天然氣伴生資源潛力,落地國內首個氣田水提鋰項目,成功實施國內首個注二氧化碳提高氣藏采收率先導試驗,開闢産業升級新路徑;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採用國際領先的深冷分離技術,把緻密氣分離為天然氣、穩定輕烴、液態乙烷等7種産品,保障國家稀有資源供應。值得一提的是,油氣田首創“以氣換氣”購銷模式,生物天然氣業務實現“從0到1”的突破,在集團公司內率先打通了這條綠色循環産業鏈。

“綠色發展於我們而言,從來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的生存題、發展題和責任題。”西南油氣田發展計劃部新能源管理科李琦&&。油氣田正全力構建“天然氣+新能源”的多能互補體系,堅定推動能源結構從傳統的“單一供給”向現代化的“多元協同”轉變,用更多彩的筆墨書寫“開發一個氣田,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的“綠色擔當”。

一切的創新與轉型,根基在於人才。在8月初舉辦的集團公司2025年新入職員工培訓班上,西南油氣田青年博士黃浩勇作為特邀代表,分享了他在頁巖氣壓裂技術攻關中的成長之路。他的背後,是油氣田“七大人才專項工程”提供的系統性支撐。通過“&&+機制+實踐”三維驅動,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土壤愈發豐沃,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西南油氣田還將博士後培養納入人才戰略規劃,大力支撐油氣田跨越式發展。目前,這支高精尖的科研團隊已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項目,榮獲分公司級科技獎勵30余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核心論文100余篇,申請專利100余項。他們已成為油氣田發展浪潮中最富活力、最具闖勁的革新力量。

9月12日,秋風送爽,西南油氣田召開“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暨規劃諮詢論證會,圍繞這份關乎未來五年發展方向的戰略藍圖展開深入研討和優化完善。未來的西南油氣田,必將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中展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