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七十五載:中國石油書寫能源報國的使命擔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5 14:57:40
來源:新華網

奮進七十五載:中國石油書寫能源報國的使命擔當

字體:

能源,社會發展的“引擎”,人類文明的“燃料”。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産和消費國,中國每年消耗石油7.56億噸、天然氣4260.5億立方米。這相當於每個中國人,每年需要石油0.56噸。正是源自高效優質的能源供給,支撐了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市場。

9月25日,我國最大的油氣生産供應企業——中國石油迎來成立75周年的歷史性時刻。憶往昔,中國石油人的每一次求索與跨越,都印證着“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錚錚誓言。看今朝,中國石油“三個1億噸”格局的形成與持續鞏固,正加快向“油氣熱電氫”和“煉化生精材”綜合性國際能源與化工公司轉型跨越。

艱苦創業,為祖國“站起來”壯筋骨

時光回溯至1949年,新中國百廢待興,石油工業基礎極其薄弱,全國原油年産量僅12萬噸。能源安全,關乎國家存續與發展命脈。

中國石油就在國家建設最急迫期間孕育而來。隨着玉門油礦的解放,以及石油管理總局開始規範運行,標誌着我國石油工業開始由分散走向集中統一管理,並拉開了大規模油氣勘探開發的序幕。

從發現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到建成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田,再到展開新中國第一次石油大會戰川中會戰,石油工業發展初見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

1959年,松基3井喜噴工業油流,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橫空出世。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以“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錚錚誓言和“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取水保開鑽”的驚天壯舉,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並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8年,全國原油産量突破1億噸大關,中國一舉躋身世界産油國前列,持續強壯國家經濟命脈。從克拉瑪依到大慶,從遼河到華北,一場場石油會戰,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能源根基,中國石油也由此成為共和國的“工業血液”輸送者。

改革圖強,為祖國“富起來”當先鋒

改革開放的春雷,為中國石油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對市場經濟大潮,中國石油勇於自我革命,率先在國企中實行“億噸原油産量包乾”政策,極大激發了企業活力。198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成立,向現代化企業制度邁出關鍵一步。1998年,順應國家戰略重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正式組建,實現了上下游、內外貿、産供銷一體化運營,開啟了集團化、國際化發展的新篇章。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果斷“走出去”,積極融入全球能源體系。從1993年中標秘魯塔拉拉油田項目起步,到成功開拓蘇丹、哈薩克斯坦、伊拉克等國際市場,中國石油的海外足跡遍佈五大洲。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石油已建成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運營着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跨國油氣運輸通道,海外油氣權益産量連續6年穩定在1億噸以上高水平。這不僅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開闢了多元渠道,更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友誼帶向了世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新時代擔當,為祖國“強起來”賦新能

新時代以來,中國石油堅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定肩負起“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的時代重任,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川南地區鑽井作業現場

——能源保供“頂梁柱”作用更加凸顯。中國石油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大慶油田持續穩産,長慶油田建成年産超過65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西南油氣田邁向5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準噶爾盆地瑪湖地區發現10億噸級特大型礫岩油田,富滿油田建成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國內油氣産量當量持續增長,形成國內原油、國內天然氣、海外油氣權益産量當量“三個1億噸”油氣供應新格局並不斷鞏固。廣東石化、塔裏木和長慶乙烷制乙烯等一批標誌性煉化項目建成投産,乙烯産能歷史性突破1000萬噸/年,“煉化生精材”産業結構初步構建。覆蓋全國的近2萬座加油站,日夜不息地為經濟社會運轉和民生需求提供着可靠保障。

——綠色低碳轉型邁出堅實步伐。中國石油將新能源業務納入主營業務發展,明確提出“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戰略。從松遼盆地的風光發電項目到環渤海灣的地熱項目,從玉門油田的“綠氫”示範基地到逐步遍佈全國的綜合能源服務站,中國石油正加速從傳統的油氣生産商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2024年,中國石油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佔公司國內能源供應比例已達7%。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石油已戰略性布局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終極能源技術,展現了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

——科技創新“國家隊”實力彰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國石油加快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能源與化工高地、人才高地。今年年初,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成功鑽探至萬米以上,並在陸地萬米深層全球首次發現油氣顯示,標誌着我國深地油氣勘探技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圍繞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新材料新産品開發等領域深挖技術潛能、突破瓶頸制約,中國石油在頁巖油氣革命、超深鑽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同時,中國石油還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信息化補強核心工程國內全面上線,自主研發的3000億參數“崑崙大模型”賦能全産業鏈,智慧油田、智能煉廠、智慧銷售成為現實,正在重塑能源行業的未來圖景。

中國石油深地塔科1井鑽井現場

——社會責任“踐行者”本色不改。無論是在搶險救災一線,還是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亦或是北京冬奧會、成都世運會等國際盛事的服務保障中,中國石油始終挺身在前,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十年“旭航”助學、百億幫扶投入、萬千石油志願者身影,深刻詮釋了“中國石油是黨的中國石油、國家的中國石油、人民的中國石油”,彰顯了心繫家國、服務社會的央企擔當。

七十五載櫛風沐雨,九萬里風鵬正舉。站在新的歷史方為,中國石油已描繪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宏偉藍圖。展望未來,中國石油將繼續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使命,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奮力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新篇章,在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路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