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綠色未來 構建“雙碳”人才培養新生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2 11:36:21
來源:新華網

賦能綠色未來 構建“雙碳”人才培養新生態

字體:

 

  為貫徹教育部《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國內高校不斷推進重點領域碳中和技術的教學建設和“雙碳”人才培養。

  武漢理工大學與西南交通大學作為聯合牽頭單位,聯合全國多所高校,已經在2023年和2024年秋季學期,開設了兩期《碳中和技術》本科生通識課。該課程探索了“多校聯動、同城線下、異地線上”的新型教學模式,聯合全國多所高校參與“課程設計-大綱編寫-排課組織-在線授課”的全過程;課程內容涵蓋能源、電力、建築、交通、化工、材料、鋼鐵、環境生態、農業、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授課教師由線上行業專家與線下課堂老師組成,集中碳中和技術領域優秀教師與教學資源,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十余所國內高校的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等專家教授,中國建研院、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科研院所的頂尖行業專家以及華為等企業專家,圍繞“能源革命與碳中和”“未來碳中和的關鍵技術”“面向碳中和目標的溫飽問題:建築節能與設施農業”“國土空間碳排放及其規劃應對”“綠色低碳與創新創業”等內容完成29期課程;授課聽眾包括各參與高校的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科研工作者等,2024年秋季學期的二期建設參與高校達88所,學生總人數12000餘人,兩期累計學生聽眾25萬餘人次,通過線上教室及五個直播&&總聽眾約48萬人次。2025年秋季,第三期《碳中和技術》通識課於9月13日啟動,來自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趙旭東教授帶來開學第一課《太陽能前沿研究與工程應用》。多校聯動本科生通識課程《碳中和技術》的建設為“雙碳”人才培養探索了跨校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及教學信息化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從2023年3月開始聯合開展《節能減排 實踐創新》通識課程建設。結合教育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的建設,骨幹教師在山東大學(威海)、海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濟南大學、廣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寧波工程學院、燕山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工業學院等多所高校進行了創新實踐活動宣傳的專題報告,推動着高校的“綠色浪潮”,為“雙碳”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中國電力出版社作為全國教材建設獎先進集體,緊密圍繞國家能源與環境政策,密切結合國家重大需求,配合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出版了《碳中和技術》《節能減排 創新實踐》《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典型案例集》等經典教材,為高校“雙碳”素質人才的培養添磚加瓦。

  伴隨綠色低碳教育的推進,圍繞着《碳中和技術》和《節能減排 實踐創新》通識課程的開展,高校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能夠源源不斷培養出“雙碳”領軍人才的生態系統。

 

【糾錯】 【責任編輯:索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