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張昊哲)“勘探地下油氣,就像是在給地球做一次精細的‘CT’掃描。如今這&‘CT機’全方位升級,讓‘掃描’更清晰、解讀更快速、發現更精準。”8月28日,第八季“中國石油開放日——東方物探站”活動上,工作人員向觀者介紹中國石油東方物探公司(下稱“東方物探”)在數智物探技術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成果。
近年來,東方物探以新質生産力為核心引擎,從打造國産首套地震數據處理解釋軟體到行業領先的智能化地震作業系統,從裝備研發到製造投産,構建起數智物探全産業鏈體系,賦能勘探技術“煥新升級”。
東方物探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無人機野外實操應用
GeoEast打造勘探“智慧百寶箱”
“20年來,我們始終圍繞找油找氣的生産需求迭代升級,形成了‘研發應用一體化、前方後方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支持服務保障模式。”GeoEast研發團隊處理專家介紹。
GeoEast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體是東方物探自主創新的成果,是2003年依託中國石油“十五”重大科研專項打造出的我國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體。
這套軟體就像地質勘探人員的“百寶箱”,包含了應對各類勘探難題的 “利器”,讓工作效率成倍提升。在東方物探GeoEast 5D可視化中心,工作人員展示着GeoEast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系統的強大功能——地下數千米的地質構造清晰呈現,仿佛“穿越”到地球內部;原先耗費工時的重復工作,如今也可以通過“AI+物探”技術自動運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東方物探運用GeoEast系統,先後攻克了高效混採、海洋OBN、全波形反演、盆地解釋、地質建模等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軟體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成長為中國石油主力物探軟體&&。”GeoEast研發團隊解釋專家介紹。
東方物探隊員們在秋裏塔格山半山腰進行勘探作業。
如今,GeoEast軟體已從1.0發展至4.4版本,不僅廣泛應用於塔裏木、準噶爾、鄂爾多斯等國內8個盆地,覆蓋面積超46萬km²,還成功走進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源源不斷地貢獻着中國石油物探領域的專業力量。
全球組網打通數據“高速路”
“算力是物探數據處理的‘動力心臟’,沒有強大的算力支撐,再先進的軟體也難以充分發揮作用。”東方物探高性能計算中心存儲工程師介紹。該中心作為物探行業亞洲最大的計算中心和數據存儲中心,為大規模地震數據處理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年3月,東方物探自主研發的“處理解釋互聯網工廠”進入試生産階段,實現了大規模地震數據處理項目跨域遠程生産。“遠在上千公里外的生産數據,通過網絡能快速傳輸到涿州算力雲,跨域項目算力不足、無法快速擴充資源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東方物探高級專家介紹。
東方物探GeoEast軟體研發應用技術人員進行探討
據了解,東方物探目前已整合全球算力資源,構建起“一張網”運行模式,涿州計算中心還完成2482節點共享資源池建設,形成16.1Pflops算力和90PB存力,可高效支撐國內外重大物探項目的數據處理需求。
在算力優化過程中,東方物探聚集計算機、物探領域資深專家,圍繞複雜地質模型下算力精準分配、海量數據高效存儲與快速調用等課題持續攻關。
東方物探公司高級專家介紹説,“可通過算力資源的精準調配和算法優化,大幅縮短處理周期,不斷提升算力運行效率,為油氣勘探項目高效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
裝備賦“能”破解勘探“深地密碼”
在物探數智化採集裝備展示展廳,EV系列可控震源、eSeisNeo節點地震儀器等智能化裝備整齊陳列......“這些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推動地震採集作業向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不僅大幅提升了採集效率,還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降低了作業風險。”裝備研發工程師介紹。
據了解,EV-80可控震源是專門針對我國超深層油氣藏勘探需求研製的特種作業車,EV-80可控震源憑藉獨特的低頻激發能力,成為破解“深地找油”難題的重要利器。
東方物探震源車在阿聯酋進行勘探作業
同時,高效激發管理&&與高效多源激發管理系統(USM)協同配合,突破全地形及通訊限制,構建井震聯合高效採集能力……中國石油東方物探採用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和物探裝備,大幅提升了勘探精度和效率,實現了一系列油氣勘探大突破大發現。
——在科威特,贏得物探史上23.4萬道最大生産道數的KOC三維勘探項目,在中東地區穩固了行業地位。
——在阿曼,顛覆了傳統生産方式,作業日效由1萬炮提升到5.5萬炮,始終保持全球最高日效紀錄。同時實現連續20年3800萬安全人工時,創造了全球物探行業安全生産最高記錄。
東方物探在數智化道路上不斷創新突破,為全球物探行業提供着更加優質中國石油物探技術和方案。未來,東方物探將持續推動數智化轉型,打造全新一代革命性物探技術利器,為國家能源安全和全球能源合作貢獻更多物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