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綠能創始人、首席技術官、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振國作為主講嘉賓做客總台《ESG大講堂》,以“讓人人享有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為題,揭示出光伏産業天然的ESG基因,分享隆基綠能在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大維度的創新思考與實踐。
0.4度電撬動45度綠電 光伏天生帶有ESG屬性
“製造一瓦光伏組件的直接電耗是0.4度電,但是這一瓦組件在30年的生命周期裏能發出45度電,這是100多倍的放大能力。”李振國手持兩塊銀白色的多晶硅解釋説,光伏這種能源,來自太陽光的轉換,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電源,因此光伏是天生帶有ESG屬性的産業。
據隆基綠能測算,如果把地球荒漠面積的1%裝上光伏,就可以滿足全球用電需求;如果把塔克拉瑪幹沙漠的1/4面積裝上光伏的話,發出的電量就是今天全中國的用電量。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陽光普照大地’”。李振國&&,光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全球分佈相對均衡,且人人皆可享有,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路。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引領者,隆基綠能在為世界創造綠色能源的同時,高度重視自身生産運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李振國認為,隆基綠能通過三個方面來實踐深化ESG理念:
第一、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推動主業技術革新,提高生産效率。今年,隆基綠能再次刷新自己保持的晶硅單結電池和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兩項電池效率世界紀錄,持續夯實“雙料冠軍”創新成果和關鍵技術底座。
第二、以“Solar for Solar”模式,推進綠色生産,以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今年4月,隆基綠能嘉興基地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個“燈塔+零碳”工廠,在“燈塔工廠”智能製造體系基礎上,通過建設屋頂光伏電站、採購綠色電力證書和碳信用等,減少和抵消碳排放,打造了首個通過ISO 14068碳中和標準認證的“雙標杆”生産基地。
第三、與合作夥伴賦能協作,共建綠色可持續供應鏈。2024年,隆基綠能作為行業首家通過ISO 20400可持續採購體系認證的企業,完成首期供應鏈“綠色夥伴賦能計劃”,攜手50家供應商開展碳核查,並與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建低碳生態網絡,助力行業共同成長。憑藉在供應鏈碳排放管理、供應商協同減碳等方面的突出表現,今年7月,隆基綠能還獲得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供應商合作評估A級評分。
從貧民社區到非洲診所,陽光照進“能源孤島”
在能源領域,一直存在着所謂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即環保、經濟和能源安全無法同時兼得。
然而,隨着科技的飛速進步,尤其是光伏領域的重大突破,徹底改寫了這一格局。今天的光伏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系統中最可靠、最經濟、最可持續的基礎能源之一,為ESG理念落地、為人人可享有的清潔能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陜西銅川,隆基綠能通過光伏技術,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還讓村民實現了無負擔的清潔取暖;在巴西巴比隆尼亞貧民社區,隆基綠能與當地公益組織攜手捐贈了60塊光伏板,並為當地居民進行太陽能設施安裝培訓,不僅降低居民的用電成本,還給當地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在莫桑比克,隆基綠能通過屋頂光伏系統,幫助偏遠村莊的一家婦産醫院獲得穩定的清潔水源和電力;在多米尼加,隆基綠能捐贈的5.5kW光伏組件,為一所學校解決了電力短缺和供電不穩定的迫切問題;在阿塞拜疆,隆基光伏組件支撐起該國首個大型光伏項目,為當地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隆基通過光伏技術,助力生態環境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李振國認為,過去25年,隆基綠能和所有光伏行業從業者,共同努力完成了光伏的降本使命,讓光伏成為人人可負擔的清潔能源;下一個25年,則要致力於讓清潔能源的使用更便捷、更隨心。
“我始終堅信,企業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更體現在對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責任擔當上。”李振國&&,隆基綠能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發展為引領,與全球夥伴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加清潔、可持續的未來。
在節目互動環節,李振國還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秘書長郝英傑,施耐德電氣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夏學英,平高電氣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友鵬,公共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蔚來ESG可持續負責人郭宇竹就能源轉型、供應鏈減碳、技術創新、應用場景等話題展開交流,共探中國ESG實踐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