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材料&&實現光學模式動態切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5 09:21:09
來源:科技日報

量子材料&&實現光學模式動態切換

字體:

用於納米級光操控的新&&。圖中薄層結構代表圖案化的硫化溴化鉻,這是一種層狀量子材料,根據施加的磁場,其光學響應會有所不同(以不同藍色&&)。

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

  據新一期《自然·光子學》雜誌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層狀量子材料開發出一種全新&&,通過納米光子學實現對光的精密調控。這一新&&不僅使光學器件更小、更高效,還首次實現了光學模式的動態切換(在不同光傳播狀態之間靈活轉變),解決了納米光子領域長期以來難以兼顧的兩大難題。

  傳統納米光子學主要依賴硅、氮化硅或二氧化鈦等材料,構建波導、諧振腔和光子晶體等結構,以引導和限制光傳播。但這些材料存在兩大局限:首先是折射率受限,這是衡量材料與光相互作用強度的指標。傳統材料折射率較低,限制了光的強約束能力,也妨礙了器件的進一步微型化。其次,這些材料一旦加工成型,其光學性質就基本固定,無法在不改變物理結構的情況下重新配置其光響應特性。

  為破解這些難題,團隊引入了一種層狀量子材料——硫溴化鉻(CrSBr)。該材料兼具稀有的磁性有序性與強烈的光響應。團隊利用CrSBr的高折射率,僅用7層原子(約6納米厚)就構建出完整的光子晶體結構,尺寸相當於傳統材料的1/10左右。更重要的是,該材料對磁場高度敏感,僅需施加小幅磁場,就可持續、可逆地切換光在器件中的傳播模式,無須移動部件或改變溫度。

  此外,CrSBr內部還能自然形成極化激子,這是一種光與物質混合的準粒子狀態,具備傳統系統難以實現的非線性與量子光學特性。這種混合態可以帶來非線性增強、全新量子光傳輸機制等新奇效應。與傳統系統需要外部腔體才能實現極化激子不同,CrSBr本身就能天然支持這一狀態。

  目前實驗在132開爾文(-141℃)低溫下進行。儘管距離常溫應用尚有距離,但該材料已具備在量子模擬、非線性光學等高精尖領域應用的可行性。(記者張佳欣)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