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能源周報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長江電力266億元新投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1 16:38: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能源周報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長江電力266億元新投資

字體:

本週(7月28日-8月1日),能源領域熱點頻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2025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企業方面,長江電力擬266億元投建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

7月30日

國家能源局:開展煤礦智能化技術升級應用試點工作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開展煤礦智能化技術升級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聚焦煤礦智能化建設重點領域和典型應用場景,升級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實踐應用,推動建成一批裝備智能控制水平高、生産系統自主穩定運行能力強的典型項目,凝練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煤礦智能化建設方案和運行模式,引領帶動煤礦智能化向更高水平發展,提升行業生産力水平。

8月1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一是明確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制定,原則上不再下放定價權限。二是明確實行統一定價模式,由“一線一價”、“一企一價”向分區定價或全省統一價格過渡,實現與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有效銜接,助力形成“全國一張網”。三是明確按照“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核定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並對相關定價參數作了規定。 

7月29日

6月全國新增建檔立卡新能源發電項目5236個

據國家能源局7月29日公告,2025年6月,全國新增建檔立卡新能源發電(不含戶用光伏)項目共5236個,其中風電項目55個,光伏發電項目5150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119個,工商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5031個),生物質發電項目31個。

7月30日

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7%

7月30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舉辦新聞發布會,中電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郝英傑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電力生産供應方面,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9332萬千瓦,同比增加14056萬千瓦,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26360萬千瓦,佔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近九成。上半年新能源發電量合計佔全口徑總發電量比重為26.0%,比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報告預測,2025年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考慮到三季度高溫因素及上年四季度基數偏低因素,預計今年下半年用電量增速高於上半年,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同比增長5%~6%。若夏季氣溫再創歷史新高,則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5.2~15.7億千瓦。

我國牽頭制定的兩項高壓直流開關設備領域國際標準發布

據7月30日消息,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兩項國際標準《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313部分:直流斷路器》和《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315部分:直流轉換開關》近日正式發布。該兩項國際標準規定了高壓直流斷路器與高壓直流轉換開關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為全球高壓直流開關設備提供了統一的技術規範。

7月31日

上半年能源供需總體寬鬆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能源發展“半年成績單”。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邢翼騰説,上半年,全國能源供應充足,供需總體寬鬆,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助力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國家能源局:《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發布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報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從政策體系、裝機規模、應用場景、技術創新、産業發展、標準體系等方面,系統總結2024年國內外新型儲能發展情況。二是從科學謀劃發展、健全市場機制、加大技術攻關、促進作用發揮和鞏固産業優勢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展望。三是系統梳理2021~2024年新型儲能主要政策、技術創新和示範工程等大事記情況。

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2.78億個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5年6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交易數據。數據顯示,6月,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2.78億個,環比增長29.33%,涉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19.87萬個,其中可交易綠證1.96億個,佔比70.64%。本期核發2025年5月可再生能源電量對應綠證2.02億個,佔比72.70%。2025年1~6月,國家能源局共計核發綠證13.71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9.58億個。

6月,全國交易綠證6091萬個,其中綠色電力交易綠證1033萬個。2025年1~6月,全國交易綠證3.48億個,其中綠色電力交易綠證1.07億個。

上半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上升99.2%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7月31日消息,今年1~6月份,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上升近一倍。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28.2萬個,同比上升99.2%。其中公共充電設施增量為51.7萬個,同比增長30.6%,私人充電設施增量為276.5萬個,同比上升120.8%。

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同比增長超六成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消息,上半年,中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592億元,同比增長63.26%;平均利潤率為1.97%,同比上升0.83個百分點;虧損面為23.86%,同比下降18.19個百分點。

 

7月28日

國家能源集團領導層調整,徐新福任董事、黨組副書記

據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網消息,7月28日下午,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召開會議,宣布了中央組織部關於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調整的決定:徐新福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不再擔任副總經理職務。上述任職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渭河盆地深鑽計劃一期工程開鑽

7月28日,渭河盆地深鑽計劃一期工程在陜西渭南官路鎮正式開鑽,將通過萬米深鑽解鎖東亞6600萬年氣候變遷密碼。渭河盆地位於中國黃土高原和秦嶺之間,如同一部天然的地質“歲月史書”,完整記錄了地球新生代以來的氣候環境變遷。“渭河盆地深鑽計劃”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聯合多國科學家共同發起,通過獲取超萬米岩芯,系統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協同演化過程,揭示新生代東亞氣候環境演變規律,評估地熱與氦氣資源潛力,滿足國家深地戰略的重大需求。

蒙西電網新能源發電同比增長41%

據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蒙西電網”)7月28日消息,今年上半年,蒙西電網新能源(風電、光伏)發電量達7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在全國省級電網中位列第二。這是繼4月份單月新能源發電量創歷史新高後,蒙西電網在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中交出的又一份“高分答卷”。

大秦鐵路日均運煤超100萬噸保障迎峰度夏

7月28日,國鐵太原局發布消息,“中國重載第一路”大秦鐵路日均運送煤炭105萬噸,全力保障迎峰度夏電煤需求。7月份截至27日,大秦鐵路累計運輸煤炭2856萬噸,下游電廠電煤可耗天數保持在20天左右。

湘電股份擬收購通達電磁能12.5%股權

7月28日晚間,湖南省國資委旗下上市主體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湘電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通達電磁能股份有限公司12.5%股權,交易作價2.08億元。

中國中煤企業集團數字檔案館(室)建設試點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

7月28日,中國中煤企業集團數字檔案館(室)建設試點工作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是煤炭行業首家通過驗收的企業。驗收組一致認為,中國中煤圍繞試點建設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積極探索實踐,將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納入所屬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國中煤總部實現檔案資源100%數字化,建成了覆蓋全集團、集中統一部署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和檔案資源備份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組織及所屬單位驗收等情況均符合驗收要求,同意通過驗收。

7月29日

央企領導職務有調整

據國資小新7月29日消息,3戶中央企業10名領導人員職務調整。其中,何彥鋒任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聘任韓建國為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央企外部董事職務有變動

據國資小新7月29日消息,8戶中央企業外部董事職務變動。其中,聘任徐開濯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聘任程道然、董長清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羅建川不再擔任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職務。聘任羅建川為中國礦産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胡建華不再擔任中國礦産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職務。聘任范冰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許質武不再擔任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職務。聘任胡建華、馬紹祥、吳曉根、高同慶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王炳華不再擔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職務。

全國首&高海拔植物油配電變壓器穩定挂網運行

7月29日,全國首&適用於海拔2200米以上地區的10千伏植物油變壓器,在青海西寧絲路(政西)110千伏變電站施工建設現場穩定運行23天。目前監測數據良好、運行正常,填補了中國高海拔地區環保型電力設備應用的技術空白。該設備為國內首&應用植物油介質的高海拔配電變壓器,相較於同容量傳統變壓器,該設備在防火安全性、散熱效能、耐高溫穩定性及使用壽命等核心指標上均表現突出。

國網、中石油、中石化位列《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前十

7月29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國家電網以5484億美元的營收位居世界第三,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列榜單第五位和第六位。中國海油、南方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華能、國家電投、中國華電、中國大唐、中國中煤進入前500強榜單。

我國最大超深油氣區日産破萬噸

據中國石油7月29日消息,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我國最大超深油氣區——富滿油氣區日産油氣突破一萬噸,標誌着我國8000米級超深油氣開採步入規模上産新階段。

2025年以來西安鐵路局電煤發送量超一億噸

7月29日,一列滿載3715噸電煤的83011次貨物列車緩緩駛入蕭家村站陜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專用線,標誌着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以來電煤發送量超1億噸大關。

兩大電力上市公司領導層調整

7月29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華能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歷新先生因工作調整,於近日依據有關規定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日召開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公司總經理的議案》,同意聘任劉安倉先生為公司總經理。

7月29日,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電股份”)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於7月29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陳喜慶先生提交的書面辭呈,因工作變動原因,陳喜慶先生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陳喜慶先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陳喜慶先生不持有公司股份,亦不存在應當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諾事項。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辭職報告自董事會收到之日起生效。陳喜慶先生的辭職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産運營。

首套國産地下地面一體化動態倣真引擎軟體HiSimPro正式發布

7月29日,我國首套地下地面一體化(油氣藏-井筒-管網)動態倣真引擎軟體HiSimPro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款由中國石油組織研發、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産權的重量級工業軟體成功面世,標誌着我國在油氣田開發領域核心工業軟體攻關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該軟體已在大慶、長慶、塔裏木等油田的300余個油氣區塊開展現場應用。

我國海上首個高溫高壓低滲天然氣開發項目投産

據中國海油消息,7月29日,我國海上首個高溫高壓低滲天然氣開發項目東方1-1氣田13-3區開發項目投産,標誌着中國在海上複雜油氣資源開發領域再獲突破,對推動海洋能源領域新質生産力發展、提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7月30日

華能國際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4.26%

7月30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國際”)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20.32億元,同比下降5.7%;實現歸母凈利潤92.62億元,同比上升24.26%,連續3年上漲。

央企首單氣電REIT8月1日上市

據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7月30日消息,華夏華電清潔能源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將於8月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本次上市的華電清潔能源REIT是我國首單央企天然氣發電公募REIT,是公募REITs市場發展進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為公募REITs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中車:近期簽訂329.2億元重大合同

7月30日,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簽訂合同公告。公告稱,中國中車及下屬企業於近期(主要為2025年5月至7月)簽訂了若干項重大合同,合計金額約329.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中車下屬企業與國家電投集團江西電力有限公司新昌發電分公司、新餘市風潤新能源有限公司、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分公司等分別簽訂了總計約40.3億元人民幣的風電設備銷售合同和儲能設備銷售合同。

國家能源集團上半年發電量超5800億千瓦時

7月30日,國家能源集團舉行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集團新聞發言人黃清在會上&&,今年上半年,該集團完成煤炭産銷量3.74億噸、發電量5806億千瓦時、鐵路貨運量2.76億噸、化工品産量1355萬噸。

西南地區首座大規模混合型儲能電站並網投運

據中國能建7月30日消息,近日,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建設的我國西南地區首座大規模混合型儲能電站四川綿陽港旗游仙區300兆瓦/600兆瓦時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一期)並網投運。為區域電網配備“超級充電寶”,有效保障四川省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穩定。

7月31日

我國四川盆地首個頁巖油田誕生

據中國石化7月31日消息,由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漢油田提交的復興油田首期石油2010.06萬噸、天然氣123.5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標誌着我國四川盆地首個頁巖層係油田誕生。

長江電力擬266億元投建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

7月31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電力”)公告,為提升葛洲壩樞紐通航能力,推動沿江地區及公司高質量發展,董事會已審議通過由公司出資建設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以自有資金出資約266億元(可研估算)。

同日,長江電力發布業績快報,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65.87億元,同比增長5.02%;實現歸母凈利潤129.84億元,同比增長14.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凈利潤擴大至131.18億元,同比增長15.37%。

7月28日

廣東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7000萬千瓦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7月28日在廣州召開,會議聽取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綠色低碳産業情況的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4月底,廣東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70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超1800萬千瓦,包括海上風電裝機超12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光伏裝機4679.3萬千瓦;核電裝機1613.6萬千瓦,居全國第一。

7月29日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累計新能源並網規模達4243.5萬千瓦

據7月29日召開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消息,自2015年7月獲批設立以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累計新能源並網規模已達4243.5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3478.6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約28559萬噸。

7月30日

上半年內蒙古能源重大項目投資1658億元

據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7月30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重大項目投資1658億元,同比增長39%,佔年度計劃投資的52%,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新華網綜合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