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千伏隴鞏一、二線同塔雙回改造工程的仍在有序推進中,國網定西供電公司進入“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保電狀態。
為破解330千伏臨-隴-麥斷面重載難題,降低主變母線短路電流影響,提升電網運行可靠性,作為甘肅省電力公司重點工程及甘肅中部電網改造關鍵項目,330千伏隴鞏一、二線同塔雙回改造工程期間,線路同停時定西電網結構面臨重大調整,涉及12條六級電網風險線路、2條重要保供線路,電網安全穩定責任重大。
為築牢安全防線,國網定西供電公司超前一個月安排部署,完成相關線路消缺及隱患排查,砍伐樹障4800余棵,對669基高負荷期間耐張桿塔開展測溫;翻閱近三年缺陷隱患記錄,梳理出330千伏臨鞏一、二線14處高負荷發熱缺陷,全部通過帶電作業消除。
此次保供任務中,330千伏臨鞏一、二線堪稱“重中之重”。其中330千伏臨鞏一線為1972年投運的中國首條330千伏劉天關線路其中的一部分,因設計年代較早,部分區段仍使用水泥桿,存在23處線路對地距離不足隱患、3處長期外破風險、15處密集油松林火災隱患,線下可停放大修機械車輛路段達191處,另有89處遮陽網、地膜等異物漂浮區段,通道環境複雜程度罕見。
此外,12條110千伏六級電網風險線路也需同步保供。
面對嚴峻挑戰,該公司周密部署,輸電運檢中心全員出動,抽調3個縣(區)公司人員支援。同時,在甘肅省電力公司的協調下,組建54個保供巡視小組,投入78名人員、31&車輛,對330千伏臨鞏一、二線同走徑內每4至6基桿塔落實1人輪巡、蹲守機制,為保供人員配備防曬、防雨物資,嚴格執行每小時輪巡測溫制度,並按照“153”原則對通道內異物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完成20余萬平方米遮陽網加固。
與此同時,實行24小時監控,每15分鐘發布監控異常情況及線路負荷參數,該公司與超高壓公司成立3個應急小組,送變電公司組建1支應急搶修隊伍,配備激光異物清除等設備,針對極端天氣下的異物搭挂等突發情況,確保“響應迅速、消缺及時”。保供期間,各應急小組劃分責任區段,同步消除一般缺陷隱患,為甘肅中部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築起堅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