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紮實推進工程建設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組織開展工程建設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評審組經深入分析論證,圍繞提升治理效能、強化黨建引領、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專業化整合、創新驅動發展等重點領域,在全國工程建設企業中精選出10項代表性突出、創新亮點顯著、推廣價值高的典型案例。
中國二十二冶改革案例《機制創新點燃管理效能“強引擎” 改革攻堅跑出內涵發展“加速度”》成功入選,彰顯了二十二冶在深化改革提升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展現了二十二冶近年來的高質量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部署,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二十二冶積極響應,全面開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通過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強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一系列舉措,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升企業決策水平和治理效能,激發全員動力活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升決策水平和治理效能。堅持“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目標,以建設“科學、理性、高效”董事會為核心,縱深推進“決策風險防範科學化、決策管理運作規範化、決策服務保障精細化”,進一步規範決策行為,防範決策風險,推動治理主體不斷提升“三重一大”科學決策質效。股權與監事會改革協同突破,打造多元互補董事會結構,創新採用 “系統+片區”管理模式,動態完善權責體系,專項委員會築牢風險防線,強化外部董事專業作用,發揮黨委前置把關實效,“三會”全鏈條閉環管理保障決策執行,為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深化用人與激勵機制改革。建立以“四位一體”責任體系為核心,全面深化用人與激勵機制改革,激發全員幹事創業熱情,提高改革發展質效。建立業績指標“進步指數”評價模型,“五色定位法”績效評價改進機制,以及上對下靶向幫扶和強弱子企業管理結對幫扶機制,靶向式聚焦、專題化攻關、協同化提升,實現管理能力整體提升。同時推進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實施全員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做到員工能進能出、實現薪酬能增能減,紮實推進“三能機制”落實落細。完善薪酬激勵體系,實施多種中長期激勵模式,多元激勵激發內生動力。
強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大科技創新+大品牌發展”雙輪驅動,打造“十大優勢技術體系”與“十大業務品牌”,鑄就“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硬核競爭力,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科研成果屢攀高峰,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詹天佑獎等20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大獎,主參編140余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獲得2000余件授權專利(含400余件發明專利),出版3部技術體系專著,行業話語權與市場影響力顯著提升。
創新實踐中,完善“1+3+N”科創管理體系,搭建38個高能級科研&&,設立專項基金激活創新活力,攜手35所高校開展69項産學研合作,內外聯動匯聚創新智慧。勇擔國家戰略使命,入選國資委原創技術策源地,攻堅2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在鋼結構智能建造、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實現關鍵突破。更以硬核技術成果驚艷行業——北方重工360兆牛垂直鋼管擠壓機登頂世界最大黑色金屬擠壓機組,打破國外厚壁炮管技術封鎖;40兆牛多向模鍛液壓機全球首創;400兆牛模鍛壓機生産的鈦合金模鍛件應用於航空航天,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擺脫進口依賴;鈦合金平衡肘、鐵路鉤舌等實現國産化替代,以自主創新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産力和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中國二十二冶治理機製成效卓越,新型經營責任製成果豐碩,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加速轉化,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為國有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清晰的實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