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大會以場景驅動點燃新質生産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15:44:53
來源:新華網

2025人工智能+大會以場景驅動點燃新質生産力

字體:

11月15-17日,以“AI下一個十年:場景驅動×新質引擎”為主題的2025人工智能+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行。大會邀請眾多行業頂級專家、頭部企業和創業者、投資人代表出席,共繪“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新圖景。本次大會由國家高新區人工智能産業協同創新網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贏在AI+》節目組、清華大學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賽迪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主辦。

暢想新趨勢:共話AI未來十年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姚期智發表主旨演講《人工智能的未來趨勢》。他提出,多年的科技進步與積累,讓人工智能發展得到新的動力。大模型的出現正革新着各行各業,帶來了人工智能的新潮流,有着無限發展機會。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最重要的方向是AGI即通用人工智能,前景遼闊、影響深遠。

作為新銳企業代表,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從産業實踐角度,描繪了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十年的發展圖景:“我們的下一個十年,將是機器人從‘能做事’到‘會做事’,從‘行業工具’到‘生活夥伴’的十年。”

大會發布的《AI中國方案》,結合智慧能源、智能裝備、空間智能等領域的産業實踐案例,生動展現了“以場景需求驅動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反哺産業升級”的特色路徑,為破解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難的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寶貴參考。《智啟新未來:“人工智能 +”發展五大趨勢洞察》提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開始進入技術加速進化、能力集中涌現、應用加快普及、創新群體突破交織疊加的時期。

圓桌對話環節進一步深化了技術趨勢的探討。來自智譜華章、面壁智能、範式聯合、階躍星辰、星海圖、思必馳、雲知聲、阿里雲、北京數據集團等企業界代表與來自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生態協同,AI+未來”“AI規模化落地的機遇與策略”等話題進行研討,從大模型、場景應用、人機未來到産業端的破局與立新,勾勒出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發展的豐富可能性。

中關村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妍代表主辦方在致辭中&&,作為北京市服務科技創新的市場化主體&&,中關村發展集團願與大家一道,以場景為錨點,讓技術扎根産業沃土,以協同為動力,讓創新活力充分迸發,以開放為姿態,讓中國AI成果惠及全球。

構築新高地:共建AI生態圈

北京作為我國人工智能創新資源最富集的城市之一,擁有國家級科研設施、頂尖人才、核心産業規模、備案大模型數量等各方面的領先優勢,是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會現場,北京市人工智能協會(籌)發起設立。該協會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指導下,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主發起人之一,聯合産業鏈核心企業、頂尖科研機構及高校共同發起,進一步整合産業資源、搭建交流&&、推動協同創新,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産業高地。

在這個人工智能革命性突破時代,頂尖人才是照亮方向、引領創新的領跑者。會上正式推出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人才及國際AI頂尖人才服務清單》,向全球頂尖人才發出邀請。隨後舉行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科研發展合作簽約,則旨在匯聚社會資源,為清華大學在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的科研攻關與人才培養提供支持。

青年是“人工智能+”時代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大會期間舉辦的AI青年科學家沙龍,搭建人工智能青年人才跨界創新交流&&,助力青年人才加速成長,推動科研成果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惠及社會民生。

作為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區域轉移轉化中心運營&&,中關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此次大會亮相。在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的聯合指導下,中關村發展集團攜手海淀區、中關村學院,共同啟動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並成立中關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整合高校科研項目與政府政策資源,並運用市場化機制,從技術挖掘、成果評估、資金投入到算力支撐、概念驗證、場景應用等方面提供全鏈條服務,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高效銜接,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近年來,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投資版圖不斷拓展,海外布局日益多元。為進一步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會上,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京港澳青創中心、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中關村科學城公司等4家單位獲得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認定的首批“中關村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服務港”授牌。這些服務港將構建法律合規、技術適配、市場對接的一站式服務體系,為人工智能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撐。在“東盟AI+”合作分論壇上,中關村的創新成果與東盟廣闊的市場精準匹配,共促成涵蓋人工智能、數字基建、智慧服務等領域的20余項合作需求對接。

一系列的成果和舉措,從政策引導、智庫支撐、人才引育、成果轉化到國際化服務,系統性地構築了“人工智能+”的協同生態。它們共同形成從創新源頭到産業應用的完整鏈條和産業生態,為AI技術的加速落地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堅實保障與持續動能。

點亮新場景:推動AI賦能千行百業

“場景驅動”是人工智能從技術革命走向産業革命的關鍵。大會發布了具有代表性的“AI100應用標杆”。該榜單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經濟管理學院案例中心的學術支持下,從全國1000多家企業中嚴格遴選而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落地成效。

聚焦“人工智能+”在重點領域的創新應用,“AI+新場景”分論壇發布多項場景需求、分享典型應用案例,為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拓展新路徑。此外,還有“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數字孿生”“AI+創投”“AI+影視”等系列分論壇,共同構築了一場以“場景驅動”為核心的創新對話,旨在通過跨界交流,激發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無限潛能。

作為大會配套亮點,AI+X産品秀展區匯聚 10 余家優質企業,攜最新重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覆蓋具身智能、大模型應用等關鍵領域。宇樹科技、星動紀元、靈心巧手等代表性企業將其創新成果從技術構想變為可觸場景——靈活機械臂精準協作、倣生設備流暢互動,生動上演了一場 “智能落地”的沉浸式盛宴。

從國內産業協同到國際合作共贏,從技術攻堅到人才培育,大會始終以場景為紐帶,串聯起“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關鍵環節,進一步織密“AI+”生態網絡,為場景驅動下的 A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共同開啟AI下一個十年的新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 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