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Gtest全球軟體測試技術峰會於今日在北京開幕。本屆峰會以“智測無界大模型驅動的測試新範式”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的科技企業、學術機構及行業組織的軟體測試專家、IT效能管理者等,共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時代,軟體測試範式變革與創新路徑。
AI時代的智能測試
隨着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軟體質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但傳統的軟體測試模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測試效率低下、人力成本攀升、測試覆蓋率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軟體質量保障白皮書》指出,超過67%的企業在軟體測試環節存在自動化程度不足的問題,平均每個項目需要投入30%的開發時間進行測試工作。這種現狀不僅拖慢了産品上市速度,更可能因測試不充分而埋下質量隱患。
Testin雲測AI測試産品負責人王曉磊在現場演講中&&:“軟體測試行業正處於變革的關鍵節點。大模型和智能體技術的成熟,正在推動測試自動化向智能化躍遷,這將徹底改變軟體質量保障的方式和方法。”
Testin雲測在此次峰會上展示了其全棧自研的Testin XAgent智能測試&&,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視覺識別與智能體協同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測試全流程的智能化突破。據悉,該系統的核心技術優勢體現在三個維度:
首先,基於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的領域知識注入系統,能夠深度理解企業業務場景。系統通過對接企業歷史測試用例、業務規則文檔等私有知識庫,結合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顯著提升了複雜業務場景下的測試生成準確率。
其次,該系統獨創的意圖驅動腳本生成引擎,改變了傳統的編碼式腳本編寫模式。測試人員只需用自然語言描述測試目標,系統即自動生成可執行的測試腳本。
此外,Testin XAgent突破性的視覺感知與智能自愈系統,集成了先進的視覺大模型與OCR技術,使測試系統真正具備了"看懂"用戶界面的能力。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控測試執行過程,自動識別和修復因界面變化導致的腳本失敗。
軟體質量保障將實現“無人測試”
王曉磊在分享中提到:“正如無人駕駛技術正在重塑交通運輸行業,無人貨架革新零售體驗,‘無人測試’ 也正在徹底改變軟體質量保障的模式。這種新模式將測試活動從高度依賴人力的現狀,推向自主化、閉環化、持續化的新階段,代表着軟體測試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傳統自動化測試就像是汽車的定速巡航功能,能夠減輕駕駛負擔但仍需人工監控;而“無人測試”則可類比完全自主的自動駕駛系統,能夠自主規劃路線、應對複雜路況,最終安全抵達目的地。這一變革的深層影響,在於它不僅驅動技術升級,更在重構測試領域的核心邏輯,重新定義測試工程師的角色邊界與價值創造方式。
未來,測試團隊的競爭力將不再體現於人員規模,而在於核心專家的質量,需具備設計測試體系、制定關鍵策略、驅動質量決策的高階能力,取代傳統的重復性腳本工作。測試工程師的能力模型也將隨之升級,聚焦於測試策略制定、質量體系搭建與風險預判防控等核心價值環節。
對於“無人測試”的未來藍圖,王曉磊&&,“這正如汽車普及後,馬車夫被駕駛員和交通工程師徹底取代一般,不是職業消失,而是傳統崗位被新技術驅動的新角色完全替代,軟體測試業態與效率都迎來跨時代升級。”
目前,隨着大模型和智能體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測試”正在從初級探索走向規模化應用,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不可或缺的質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