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文化觀察|《浪浪山小妖怪》:在東方美學裏製造超級IP-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9 14:55: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文化觀察|《浪浪山小妖怪》:在東方美學裏製造超級IP

字體: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曹玥)國産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無疑是今年暑期檔最大的“黑馬”。

截至8月19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0億元,刷新國産二維動畫電影票房紀錄,貓眼預測總票房從初期4億躍升至17億元,是當前暑期檔票房排名第二的影片,僅次於《南京照相館》。

《浪浪山小妖怪》自開畫以來,口碑和票房連續兩周實現逆襲,次周末的單日票房破億,驗證了電影市場的口碑長尾效應。該片是上海電影集團出品,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下稱“上美影”)歷時四年打造的“中國奇譚”系列的首部影片。

《浪浪山小妖怪》是由系列短片《中國奇譚》中《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創打造,影片延續了《小妖怪的夏天》的基礎世界觀,講述了浪浪山的四個小妖怪“拼好團”假扮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影片通過“小人物的英雄主義”敘事,消解了西游故事中的宏大性,將英雄主義重構為普通個體的精神突圍,讓觀眾産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浪浪山小妖怪》海報(片方提供)

走齣電影院的觀眾&&,“電影的每一處都透露出反差感”,無論是視聽享受、敘事風格還是喜劇手法,都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創作美學“既傳統又現代”

從影片的創作美學角度來看,本片中最重要的看點是採用了上美影的傳統技法——二維動畫,本片在堅持中國畫風的基礎上,為了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創作團隊試圖用傳統水墨畫的語言構建電影鏡頭,這在技術實踐上面臨巨大的挑戰。

據介紹,製作團隊突破了二維動畫局限,在光影、透視和結構上遵循西方繪畫的寫實原則,以分層渲染技術在筆墨、暈染和線條上融入傳統國畫的意蘊,例如將宋代“米家山水”潑墨技法融入動態敘事中,打鬥場面的水墨飛白以及浪浪山雲霧的氤氳感,讓觀眾首次在二維動畫當中看到了三維效果的層次感和透視感,形成了“大處寫意,小處寫實”的東方美學風格。

《浪浪山小妖怪》劇照(片方提供)

“二維動畫是魅力無限的,但對創作者的個人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行業人才稀缺,”《深海》動畫美術指導翁銘&&,“二維動畫對原畫師的手繪功底要求高,創作難度遠比三維動畫要高得多,二維動畫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令行業為之振奮。”

“手繪比三維更能直接傳達意境,但需平衡審美與敘事功能”,導演於水此前在接受採訪時&&,600人團隊製作了1800組鏡頭,手繪2000余張場景圖,設計融入了山西古建築元素,復刻了山西佛光寺唐代木構,山石肌理借鑒了北朝壁畫線條,導演於水稱這是“跨越時空與工匠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配樂方面大量使用了傳統民族樂器,在強化整體國風氛圍的同時,構建出豐富的聽覺層次,帶領觀眾沉浸於奇幻世界。

敘事風格“即潦草又精緻”

“《浪浪山小妖怪》勝在巧妙的故事性,”翁銘&&,影片角色設計上“不完美”尤為珍貴,主角的身份很“潦草”,不再是帶有光環的英雄神話形象,而是一些邊緣角色;主角的裝扮也很潦草,小豬妖的歪獠牙、烏鴉精翅膀的毛糙感,這種潦草風格還體現在破舊的洞府、潦草的橫幅、粗製濫造的武器等細節上;甚至主角“拼好團”西天取經的經過也很潦草,充滿草&班子的即興感:猩猩怪因社恐被迫扮演孫悟空,黃鼠狼精靠話癆本色冒充沙僧。

但影片在“潦草”之上,四個主角人物性格的刻畫卻極度鮮明,主角小豬妖弱小、平凡,甚至有點笨拙;蛤蟆精擅於用裝傻充愣或表面順從應對責難;話癆黃鼠狼精狡黠多變但對朋友有情有義;超級“社恐”的猩猩怪沉默寡言卻力大無窮。

每個角色的塑造都是每個普通人的人格切片,正契合了影片的主題“nobody”就是代表我們每一個人,正如導演於水所言:“小妖怪們沒有名字,因為他們是我們每一個人。”這正是本片的底色。

喜劇效果“既抽象又較真”

喜劇的效果來自於反差感,影片中最大的喜劇效果來自於“身份錯位”的設計。四個小妖怪的人設幾乎全是原版《西游記》主角團的對立面:有理想有擔當的小豬妖對應好吃懶做的八戒;自閉內向的猩猩怪對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話癆黃鼠狼精對應默默無聞的沙僧;形象堪憂的蛤蟆精對應丰姿英偉的唐僧。通過小妖怪“冒名頂替取經團隊”的抽象設定,形成了“預期違背”的喜劇效果,觀眾對西游英雄的認知越深刻,小妖怪的冒牌行為越顯得荒誕。

儘管角色設定抽象,其行為動機卻高度寫實;影片中的笑點主要通過戲劇衝突和角色錯位來製造喜劇效果。比如小豬妖把大王交代的差事搞砸,原因竟是他在刷鍋時過於投入,連大王爺爺的題字都給刷沒了。這種職場中的糟心狀況讓觀眾既覺得好笑又心生酸楚。

影片還通過“職場梗”製造喜劇效果,比如把“甲方指揮乙方”這種職場笑話融入劇情。小豬妖和蛤蟆精找到雞畫師,讓它憑感覺畫出唐僧師徒四人的畫像,抽象符號與真實細節的碰撞,讓荒誕更接地氣,讓觀眾産生既好笑又心酸的共鳴。

此外影片中加入了更多較真的情感現實,小豬妖媽媽掂量水壺質問“是不是沒喝水”,像極了現實中每一個較真的母親;小妖怪拒絕黃眉怪“吃童男童女”的誘惑,並非因崇高正義,而是基於樸素良知“我覺得這樣不對”,在利益前堅守人格底線,這是對人性光輝的較真。

上美影“舊瓶裝新酒”IP的運營

在IP開發與商業化運營方面,《浪浪山小妖怪》已經與30余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推出超過400款授權衍生品,涵蓋汽車出行、餐飲茶飲、圖書出版等多個領域。上海電影微信公眾號稱,上映首日,僅上海聯和電影院線周邊衍生品銷售額就超過700萬元。

作為《浪浪山小妖怪》的主力出品方,上海電影集團近年來在IP領域的布局頗多,早在2020年就定下“精品內容、大IP開發、數字化轉型”三大核心戰略,並於2022年成立上影元文化負責IP全産業鏈開發運營。

據公開信息介紹,上影元文化由上影集團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共同出資成立,運營60余個經典IP,如《大鬧天宮》《三毛從軍記》等,以構建“電影IP+新消費+新場景”生態,收購上影元股權後,上海電影持股70%,強化IP全産業鏈控制力。

“中國奇譚”是上海電影集團與上美影着力打造的IP系列,據介紹,《浪浪山小妖怪》從劇本創作階段就同步規劃衍生品開發,從毛絨玩具到主題餐飲,覆蓋了觀眾的多元需求。“一部成功的動畫,不應止步於影院的90分鐘。”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浪浪山小妖怪》總出品人王雋&&,IP開發是動畫生命力的延續。

8月11日在廣東東莞奇駿玩具工廠拍攝的浪浪山小妖怪挂件。新華社發(鄭家雄攝)

國産動畫電影正經歷一場以傳統文化為基石的IP價值革新。2025年,《哪吒之魔童鬧海》全球票房突破150億元,不僅刷新國産動畫紀錄,更是傳統文化IP在新的文化語境下的解讀。

“中國奇譚”系列開發有着天然優勢。“中國傳統文化有着製作內容的肥沃土壤,可以讓IP有不同的敘事單元和風格。”藝術潮玩IP機構十相宜創始人王凱英表示,“依託於中國傳統文化、神幻題材,還有鮮明的繪畫創作風格,從內容上,對於這個IP的持續性創作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內容素材。”

她還指出:“在AI時代,技術讓內容、IP有各種裂變衍生的能力,並且在短劇、短視頻的領域,也為IP的傳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此前上海電影集團曾公開&&,將加速AI對內容創作、影視製作等各項業務的賦能,重塑超級動畫廠牌。

打造“IP宇宙”沒有捷徑

近年來,國産動畫電影在不斷創造票房奇蹟的同時,國産動畫電影紛紛將IP打造作為撬動商業化的價值杠桿,在電影上映前,將相關的衍生品開發前置,《浪浪山小妖怪》在故事框架階段同步設計800餘款衍生品,這種“IP即産品”的思維,使動畫電影變現周期從上映後提前至上映前。

這個模式早在迪士尼的商業體系裏被反復驗證,比如《冰雪奇緣》在劇本階段就設計了艾莎公主裙子的衍生品方案。

但這個開發模式的大前提是基於講好故事,故事是IP的源頭,也是一切價值的核心。原中國美院傳媒動畫學院副院長林超強調:“打造IP不能是為了IP而做,故事才是核心。”

對於“中國奇譚”系列能否打造像迪士尼一樣的IP矩陣,至少國産動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凱英認為,健康的IP開發需要具備三個層面上的把控能力,首先是故事力,能講一個好故事;其次是産品轉化率,如《浪浪山小妖怪》的衍生品有特色並具備一定功能性;風險管控力,像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堅持“內容絕對優先”,衍生品開發反而慢但長銷。

打造一個具有商業化潛力的IP宇宙沒有捷徑,做IP最核心的還是在於要堅持長期主義,需要從人、資本、內容、産品不斷的投入。像迪士尼的IP運營是系統化的體系,從影視、動漫、出版內容、主題樂園再到周邊衍生品,這樣的鏈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有非常專業龐大的隊伍,並且有持續的資金投入。

“我們現在能看到國民認知度很高的IP,哪一個不是經歷了幾年的運營,沉澱才做到了如今的成績。沒有一夜爆火的IP,卻有無數個戛然而止、不再能激起水花的IP。”王凱英表示。

動畫電影IP的“工業化挑戰”

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市場因動畫電影而産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短短半年內就出現了《哪吒2》《羅小黑戰記2》《浪浪山小妖怪》等多部優質的動漫電影製作,給電影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動畫電影涌現出如此之多的好作品,一方面源自於市場對原創動畫的渴求,動畫電影導演翁銘稱:“80後-00後這幾代人是看著日本動漫、動畫電影長大的,這幾代人對動畫的需求一直都在,也是需求集中爆發的一種表現。”

另一方面從供給側來看,國內動畫電影産業鏈不斷成熟,翁銘&&:“當前國內的頭部的三維動畫企業已經初步進入了工業化的生産體系,但二維動畫領域依然屬於導演製片中心制,導演的審美觀直接決定影片質量,這也是為什麼在二維動畫領域反而更容易創造口碑之作。”

堅持傳統二維風格是《浪浪山小妖怪》最大特色之一。但二維動畫的産出效率遠低於三維動畫,翁銘稱:“二維動畫的産出周期很長,需要逐幀繪製,這也就決定了影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現實情況是,原畫師培養周期長,供給不足。”即便是這樣,製作團隊卻用四年時間集結600余位畫師,在2000多張手稿上完成手繪創作,這種逆勢的而為的創作堅守,讓影片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隨着國産動畫電影工業化不斷延伸到項目的前期投資、宣傳推廣、品牌公關、渠道發行、衍生開發等全鏈路環節,也將帶動一眾與之相關的上下游公司蓬勃發展,這是更值得期待的動畫工業化。

【糾錯】 【責任編輯:顧彥 向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