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上&&,從核安全監管部門視角來看,必須確保運行核電機組實現高水平核安全;必須確保核電建造高質量,為未來高水平核安全奠定堅實基礎;必須大力協同推動首堆新堆跨過發展瓶頸期;必須加快提升全社會核安全科學認知;必須不斷深化核安全國際合作。
“今天建造的高質量,就是明天運行的核安全,如何在核電大規模建設高峰期確保建設高質量是我們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董保同&&,要落實營運單位的主體責任,構建嚴密的核安全責任體系;加快推進核電標準化設計,盡快固化華龍、國和等主力堆型設計,以標準化設計和批量化建設帶動核電建設提質增效;核電産業鏈供應鏈一定要有效運轉質量保證體系;着力強化高素質人才培養。
對於推動首堆新堆跨過發展瓶頸期,董保同&&,作為監管部門,生態環境部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企業採取更具針對性、靈活性的核安全管理策略,盡快跨越發展瓶頸。
董保同介紹,核電作為科技含量高、産業帶動強、安全穩定可靠的低碳能源,是保障能源供應的重要生力軍,也是未來能源增長的重要領域。從第一座核電站建成發電到現在,世界核電産業已經走過70餘年的發展歷程。當前受應對氣候變化、保障人員安全以及數據中心建設對電力需求激增等因素的影響,世界核能領域正在進入産業復興和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白麗斐)
【糾錯】 【責任編輯:顧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