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無人機照片)。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10月23日,一名講解員在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內為游客介紹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pagebreak

這是10月23日拍攝的民族團結誓詞碑。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內,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它立於1951年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地區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如今,它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象徵的民族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各族人民共同奮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