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觀眾在展覽現場體驗AI換臉變裝。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pagebreak
10月20日,觀眾在展覽現場參觀。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pagebreak
10月20日拍攝的展覽現場。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pagebreak
10月20日,觀眾在展覽現場參觀。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pagebreak
10月20日,觀眾在展覽現場體驗虛擬拍攝。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pagebreak
10月20日,觀眾在展覽現場通過與影視特效仿生機械互動,體驗動作捕捉技術。
近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據了解,展覽分為“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産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涉及影片170餘部,藏品300余件。觀眾在參觀的同時,還可以體驗LED虛擬拍攝、AI換臉變裝等近20個互動項目,並通過裸眼3D、AIGC等技術感受不同時代的電影記憶。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