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了不起的童年|“戰舞”萌娃-新華網
新華網 > 文化 > 正文
2024 05/31 09:08:03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了不起的童年|“戰舞”萌娃

字體: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英歌隊排練現場,莊恩琪(前)在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英歌隊排練現場,莊恩琪與玉和興英歌隊隊員一起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英歌隊排練現場,莊恩琪(前中)與玉和興英歌隊隊員一起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家中,父親莊鎔強(右)指導莊恩琪(中)和妹妹莊雅琪練習“敲鑼打鼓”。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英歌隊排練現場,莊恩琪在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右)在觀看英歌隊排練。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練習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前左)在練習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前)在練習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排練現場,莊恩琪與玉和興英歌隊隊員一起排練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在上課。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前左)在課堂上做小游戲。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右)和同學在課堂上。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莊恩琪(前)練習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pagebreak

  5月29日,在汕頭市貴嶼鎮玉窖村的英歌隊排練現場,莊恩琪在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廣東汕頭5歲的小女孩與英歌隊員互動共舞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人矚目。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莊恩琪,生活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年輕人練英歌、跳英歌蔚然成風,不少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在貴嶼鎮玉窖村莊恩琪家的客廳裏,擺着小鼓、小鈸、“小蛇”道具和“迷你版”英歌槌。莊恩琪的父親莊鎔強是玉窖村玉和興英歌隊中的一名鑼鼓手。莊恩琪常跟着父親到英歌隊的排練場,看著英歌隊“敲鑼打鼓跳英歌”,耳濡目染中對英歌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激昂的鼓點響起,莊恩琪變得專注,掄起小槌跟着隊員們舞動起來,“又猛又萌”的動作讓圍觀的村民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莊恩琪就讀於貴嶼鎮北林保嬰幼兒園,幼兒園時常組織小朋友們學跳英歌舞鍛煉身體,從英歌舞中體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隨着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的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為古老的“戰舞”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