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服務管理“新國標”劃清底線、統一規則,有助於&&回歸良性市場競爭,重塑外賣市場健康生態。外賣“新國標”來了。
據新華社報道,由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的《外賣&&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9月24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聚焦&&收費、促銷行為等重點問題,幫助外賣&&企業規範服務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減輕商戶經營負擔,引導&&企業公開有序競爭。
在&&經濟以往的競爭邏輯下,&&之間往往會通過壓低商家利潤、壓縮勞動者權益、放大用戶補貼等方式,獲取相應的市場份額。尤其今年以來,各大&&為爭奪即時零售入口頻頻發起“百億補貼”等外賣大戰,雖在短期內讓利消費者,但從長遠看卻加劇了市場惡性競爭,嚴重擠壓了中小商戶合理利潤空間,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健康與服務質量。
針對外賣&&服務的“新國標”,有望扭轉這一局面。這不僅是對外賣行業的一次規範升級,更是&&經濟治理走向精細化、標準化的重要標誌。既是行業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亦是更好保障相關群體權益的需要,更明確了邊界和競爭規則,有助於&&回歸良性市場競爭,重塑外賣市場健康生態。
自2008年第一筆線上外賣誕生,之後餓了麼、美團等外賣&&相繼上線,經過多年的發展,外賣從一日三餐逐漸發展成為全時段、跨品類的消費場景,已然成為我國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關數據亦能佐證。據新華社2025年1月15日報道,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網上外賣用戶5.45億人,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平均每天花在外賣上的消費近33億元。萬億市場規模、千萬騎手以及數以億計的用戶群體,使得外賣行業的規範與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此次徵求意見稿聚焦當前外賣&&服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關鍵短板,針對“內卷式”競爭、&&收費不透明不合理、“幽靈外賣”、配送員權益保障不足等熱點問題予以規範。
尤其針對部分商家反映的“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怪現象,“新國標”重點規範了&&和商戶價格促銷行為。比如,徵求意見稿要求,&&開展價格促銷活動,相應成本應由&&自身承擔,不應通過推廣工具捆綁、臨時上調服務收費等方式,將促銷活動成本變相轉嫁給商戶或配送員。&&價格促銷活動應堅持合理限度原則,促銷優惠後不應使得商品實際成交價格為零或為負,擾亂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無疑,這些促銷規則的明確,將為無序競爭劃上“休止符”,有助於遏制“裹挾式”競爭、過度“價格戰”等亂象。
同時,徵求意見稿要求,&&按照合理匹配原則,科學設定技術服務費、配送服務費和推廣服務費。推動&&建立技術服務費下調機制,逐步降低基礎佣金。特別是對中小微商戶要制定費用減免等扶持措施。
由此可見,相較於過去偏重於事後處罰和個案糾偏的監管模式,標準化治理更加注重事前引導、過程控制以及系統優化平衡各方利益。“新國標”通過明確&&責任、規範服務流程、設定合理費用標準等措施,旨在從源頭上減少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商戶的合法權益,促進外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在消費者最關注的食品安全方面,“新國標”壓實&&責任,要求其通過“一鏡到底”視頻審核、動態核查等手段,從准入環節阻斷“幽靈外賣”的生存路徑。
尤為可貴的是,“新國標”將騎手權益落到實處,要求完善與勞動強度匹配的報酬機制,明確限定接單時長、設置疲勞提示,回應了社會對騎手權益保障的呼聲。
一個健康的市場生態,應實現&&、商戶、騎手和消費者等多方利益的平衡與共贏。當&&從“燒錢補貼”轉向合理競爭,商家無需在低價與品質之間做出妥協,消費者不必擔心“幽靈外賣”,騎手能夠在安全與收入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方能真正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也是“新國標”制定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