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手&&上出現高價轉賣錄取通知書中“南極海水”吊墜的現象,引發熱議。據報道,8月8日,有自稱科考隊員的用戶在交易&&上,借助“南極海水”話題熱度,公開出售標價高達9999元的“北極點海水樣品”,價格是前者的兩倍。
電商經濟很有包容性,可以為大多數物品提供展銷&&。但交易&&近年來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奇物品,其規範性值得審視。比如,&&出售“南極海水”吊墜以及“北極點海水樣品”,是否合理合法呢?
中國海洋大學證實,其本科錄取通知書禮盒中的確有南極海水吊墜,還附帶有海水鑒定卡。但網售的“南極海水”吊墜,是否真品有待鑒定。該高校&&,官方不售賣相關産品,要注意識別,謹防被詐騙。
而網售的“北極點海水樣品”究竟是否來自北極海底,同樣值得深究,不排除是冒牌北極貨。
賣家自我介紹為中國科學院潛航員、南北極考察隊員,自稱樣品是其本人於2023年9月4日在北極點取出,出售的是其個人所得份額,同時附帶打撈時的圖片證明。
但這些信息均係自説自話,很難驗證。而且,僅從時間點來説,其説法就與事實有&&。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抵達北緯90度暨北極點區域時間應為2023年9月5日13時55分。
根據《中國極地考察樣品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中國極地考察採集的樣品屬國家所有,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保藏。這意味着在正常情況下,個人沒有權利出售北極點海水樣品。
最新消息是,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員&&,有關情況正在詳細了解中。在二手交易&&上,該商品主頁已不可見。
不管賣家撤銷“北極點海水樣品”還是&&方下架該商品,都説明輿論關注已讓相關方認識到此種行為不妥。但真正的北極點海水樣品是否被妥善保管,尚需有關單位權威回應,以消除輿論之疑。而這也是維護北極科考活動公信力的需要。(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