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圍城》中,“克萊登大學博士”方鴻漸成了學歷造假的一員。現實生活中,多家中介機構打起了販賣“速成學歷”造就“方鴻漸們”的“算盤”。
近日,有媒體起底東南亞“水碩”灰色産業鏈:中介機構打出“不脫産、不出境、無語言要求”“三個月快速拿到學位”等誘人廣告語,通過與海外高校“合作”出具學籍、成績單等虛假材料,以達到賺取“六位數”服務費用的不正當目的。對此,中國留學服務中心(中留服)特別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在選擇留學項目時務必做好課程質量甄別,選擇有質量保障的優質課程就讀”。
“海外注水文憑”亂象何以重現江湖?從整個灰色産業鏈看,利用疫情期間教育部對國(境)外文憑證書的特殊認證政策,是重要的一環。通常情況下,向中留服申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需提供高等教育文憑、&&境記錄等相關材料。然而,受全球疫情影響,中留服於2020年4月放寬了申請條件——通過在線方式修讀完相應課程的學生,其在境外被授予的學位可以獲得正常認證。不少中介機構從中嗅到了“商機”,“聯手”海外多所高校為求學者提供“全包式服務”,一大批劣質學歷由此産生。
挖“坑”者費盡心機,被“坑”者又作何感想?從報價看,高達“六位數”的服務費用遠超大部分人的承受範圍。當得知花“鉅款”買到的“水碩”“水博”得不到承認時,這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自發現漏洞後,中留服陸續發布涉及多所國外高校或其學歷教育項目的審查公告,多次強調以弄虛作假方式獲得的文憑不在認證範圍內。此外,已有不少高校在招聘要求中規定,原則上不引進東南亞、韓國等地高校畢業,且學科競爭力不強、發展潛力不足的博士。
“方鴻漸們”的教訓是深刻的。一方面,金錢或許可以買到一紙證書,但絕對換不來個人能力的提升與智識的增進,這種“偽裝出來的光鮮”,也很容易被真實的社會“打臉”。另一方面,教育有功用,但絕對不能滑向功利。從報道看,中介機構大肆宣傳的“東南亞碩博學歷提升”等項目,正好迎合了部分人的求職、落戶等現實需求。雖説一紙證書可帶來諸多便益,但這種把學歷當跳板的功利做法,不僅會扭曲自身,更會反噬教育。此外,當“唯學歷”“唯文憑”之風依然橫行,“速成學歷”亂象恐還會繼續招搖撞騙。徹底斬斷“水碩”“水博”灰色産業鏈,需要的是一場囊括全方位、涉及多主體的系統性反思與改變。 (靜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