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件也敢抄襲,讓外包背鍋有用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7 09:35:38
來源:南方網

政府文件也敢抄襲,讓外包背鍋有用嗎?

字體:

抄個作業,把同學名字都抄上了。

一場跨越四百多公里的複製粘貼,讓廣西平樂縣的森林防火規劃文件成了全網群嘲的笑柄。文件裏關於本地水系的描述,竟與湖南安化縣的介紹一字不差,連別人的地名都照單全收。面對質疑,當地輕飄飄地拋出“第三方公司粗心”的託詞,隨後匆匆下架文件,補發一紙“審核把關不嚴”的通報便想息事寧人。這背後不僅是筆桿子的懶惰,更反映出基層治理中形式主義盛行的老問題。

把抄襲甩鍋給外包,那審核去哪了?林業局作為森林防火的法定責任主體,委託專業機構起草文件本無不妥。但委託如果變成了放任,便是對公共職責的褻瀆。連文中提及的鄉鎮是否屬於轄區都懶得核對,這樣的審核與閉眼蓋章何異?更諷刺的是,這份規劃時間跨度長達七年,關乎生態與民生,卻連基礎地理信息的真實性都保障不了,所謂的“科學規劃”從何談起,政府公信力又要被置於何地呢?

在一些基層單位,“以文件落實文件”已成路徑依賴,&賬精美等於政績斐然。於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了潛規則,寫的人敷衍塞責,看的人走馬觀花。這種現象暴露出某些地方對政策文本的認知錯位——文件不是解決問題的路線圖,而成了應付考核的裝飾品。“紙上落實”的歪風,讓公文脫離了指導實踐、服務決策的本質。

根治抄襲之風,不能止於一兩份文件的表面整改。明令禁止“照抄照搬照轉上級文件”的政策可謂三令五申,平樂縣仍頂風作案,説明僅靠呼籲遠遠不夠,必須讓責任鏈條硬起來:一方面要強化制度剛性,將公文質量納入幹部考核指標,把抄襲行為定性為失職追責;另一方面要激活監督機制,建立交叉審核、錯情通報制度。更重要的是打破“外包即免責”的思維,第三方可分擔任務,但政府永遠是第一責任人,絕不能抱有甩手掌櫃的心態。

當文件裏的河流憑空改道,鄉鎮跨省搬遷,公眾對政策的可信度就要打上無數個問號了。唯有讓每一份文件都經得起常識的檢驗、扛得住民生的叩問,政府的權威才能立於實地而非浮於紙面。畢竟,治山治水之前,先得治治某些人手裏那支愛複製粘貼的筆。(王沛絨)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