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食用代餐成為以健康為賭注的冒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30 09:07: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別讓食用代餐成為以健康為賭注的冒險

字體:

  上線僅72小時便狂銷2.4萬份。日前,一款代餐粉在社交&&掀起風暴,其迅猛的銷售勢頭將代餐食品推至輿論風口。用兩勺粉解決一餐飯?在快節奏生活催生下,代餐市場正以驚人速度膨脹,科幻小説中的一顆小藥丸相當於一餐飯的營養,似乎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款將吃飯簡化為兩勺粉末的産品,以其極具爭議性的命名和營銷手段,精準擊中了當代年輕人追求效率的痛點。然而,我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飲食方式的流行,究竟是科技進步的體現,還是資本運作下的健康陷阱?

  代餐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已達1750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3500億元。這種增長背後是都市年輕人日益嚴重的“時間貧困”現象。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傳統的烹飪和用餐時間成為了奢侈品,代餐産品恰好填補了這一需求空白。然而,當我們深入觀察就會發現,這種便捷性是以犧牲飲食文化和身體健康為代價的。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營養科醫生李瑩傑指出,臨床上僅建議特定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代餐,普通人群長期依賴代餐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消化功能退化。更令人擔憂的是,市場上超過50%的代餐産品未能達到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最低能量標準,這意味着許多消費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實際上正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代餐行業的發展暴露了監管體系的滯後與不足。雖然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但由於缺乏強制性約束力,市場上充斥着虛標營養成分、營養素結構失衡的産品。這種監管真空為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通過誇大宣傳和概念炒作,將代餐包裝成時尚生活方式的象徵。

  面對代餐市場的亂象,我們需要建立多層次的應對機制。

  首先,應當盡快&&具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對代餐産品的能量值、營養素配比等關鍵指標進行嚴格規範。

  其次,企業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將研發投入從目前的不足營收5%提升到合理水平,真正開發出符合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産品。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社會層面重建對飲食文化的認知。吃飯不僅僅是攝取營養的過程,更是維繫社交、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吳江強調的“廢用性萎縮”風險提醒我們,長期依賴流質代餐可能導致咀嚼功能和消化系統的退化,這種身體機能的衰退是不可逆的。

  當代餐品牌將産品宣傳為“人類進化新階段”時,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文明的進步不應該以身體機能的退化為代價,效率的追求也不應該成為犧牲健康的理由。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更需要反思的是當吃飯變成單純的營養補充,當美食的樂趣被效率的追求所取代,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作為人的完整生活體驗。

  重建健康的飲食觀念,不僅需要政策規範和市場監督,更需要每個人對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畢竟,生命的質量不應該被壓縮成一袋粉末的營養成分表,而應該體現在每一口食物的真實滋味和每一次用餐的溫暖體驗中。 (皖中客)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